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企业奇葩团队建设为何出力不讨好?

2019-12-04 17:47: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给自己堆个坟,写墓志铭;给领导写诗,献花;拥抱领导3分钟……

企业奇葩团队建设为何出力不讨好?

“稍息”“到”;“立正”“到”……最近几个月,沈阳一家连锁饭店门口每到下班时间,一群身穿迷彩服的服务员都会开始军训。他们时而站军姿,向左、向右转,时而快速分散、集合,背着队友过河……这些被路人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网友热议。

团建即团队建设,是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行为。岁末将至,也是公司组织团建的高峰期。《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企业在团建中,不精心组织反伤了员工心、假借庆祝之名炫耀领导权力等,让团建费力不讨好。

“凌晨5时零下15摄氏度爬山都算好的”

11月23日,周六,6时30分,沈阳下着小雨,山里最低气温为零下15摄氏度。毛锐气喘吁吁站在沈阳市棋盘山景区一座不知名的“野山”山顶,这时的他已经打着手电爬了1个多小时,双手冻僵,后背冻透。

身后的副总经理在众人簇拥下走来,一片掌声响起,毛锐皱皱眉,也拍拍手。当天毛锐所在的公司搞团建爬山比赛,最先到山顶的人获奖休假两天。因为看不清路,而且雨天路滑,一路上,大家没有交流,低头往上爬。

当记者把团建话题抛给多位有过相关经历的员工时,他们的吐槽接连不断。“凌晨5时零下15摄氏度爬山都算好的。”沈阳一家物流公司员工肖晨说,他的公司去年夏天曾搞过一次“向死而生”的团建。20多人在大连黑石礁公园景色宜人的沙滩上围成一圈,一人身前一个沙堆,是给自己堆的“坟”。当天“死”去,用一个卡片作为墓碑,还要写墓志铭,给自己磕3个头,寓意告别过去、迎接新生。

2016年1月,南京某公司要求员工在大街上喊口号,亲吻垃圾桶,拥抱陌生女孩。2017年12月,南昌某美容公司举办14周年庆活动,要求员工们跪着互扇耳光,美其名曰培养“狼性团队文化”……

“聚餐K歌、军训拉练、野外求生都是小儿科,什么收玉米、光脚走乐高、徒手劈木板也不是不可能。”毛锐说。

除了内容设置奇葩,占用休息时间、自费AA制也是团建被吐槽最频繁的方面。

那么,为何员工还要参加团建?肖晨说出了大部分员工心声:“如果不去,不仅会被扣上‘没有团队荣誉感’的帽子,不知道同事会如何评价你,还会影响年终评优晋升。”

奇葩团建难让员工说“喜欢”

“其实,团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公司文化,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互动,提升团队凝聚力。我们鼓励员工参加,原则上不得请假,不来也没有处罚,不过会当作其晋升的一个考评因素。公司出了团建费用让大家出来玩、出来吃喝。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工作,理所当然会安排会议、培训和表彰。”沈阳市某大型装饰设计公司总经理张伟良说。采访中,有这种想法的企业负责人不在少数。

张浩所在的公司每年9月末都要举办一次“例行公事”的团建,找的都是同一家拓展基地公司。“一堆平时久坐坐到肌肉萎缩的职场白领后背搭大腿地下腰,生怕哪位大哥的腰间盘突出犯了。爬求生墙时总有几个‘一整块腹肌’的男同事被大家拽上去。更崩溃的是面对面的感谢环节,太尴尬了。这种一团和气的‘大型表演秀’让每个员工的身心都是双重煎熬。求生墙爬了4次,不仅吃住不好,还要连着上12天班。”张浩说。

作为团建的组织者,沈阳一家小型设备生产企业总务部部长关李男觉得常常吃力不讨好。其所在企业领导十分热衷团建,二季度完成目标团建一次、新员工入职团建一次、有员工结婚团建一次,而且每个节目都要突出感恩企业。“给领导写诗”“为领导献花”“拥抱领导3分钟”……在她否决了一个个提案后,领导竟然说出“我不要你觉得有意思,我要我觉得”的雷人话语。这种假借庆祝之名炫耀领导权力的行为让她反感。

什么样企业团建受欢迎?

“真正理想的团建就像《外婆的澎湖湾》歌词唱的那样,阳光、海浪、沙滩。应该是以享受为主、奖励性质的出行。”毛锐说。今年初,他的大学同学所在公司组织一次去东南亚海岛的团建,住海景酒店,吃龙虾,还有游泳池、调酒师。大家在很放松的情况下更愿意交流,三五成群下反而彼此更亲近,领导鼓舞士气也容易被接受。起码回去后好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安安心心上班,也愿意彼此“搭把手”。

“增强团队凝聚力有必要,但单纯指望几十分钟让员工领悟‘团队协作’的深刻道理不太可能。”辽宁百联人才管理公司总经理郝红宾说。

她认为,团建其实是种很理想化的东西。许多项目的设置是通过折磨体力、消磨意志来达到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效果。这样的团结和“温情”不能让员工获得认同感。回到办公室,同事关系该怎样还是怎样。因此,日常工作中对团队氛围的调节,可能要比这种形式主义的团建有意义得多。

沈阳大全律师事务所律师邢燕提醒说,《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指出,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用人单位不得以各种形式强迫员工加班。基于此,公司在法定休息时间组织活动也应当遵守自愿参与原则,如果硬性要求参加,就属于加班,劳动者可以依法维权。(记者 刘旭)

(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