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女人:舞者佟丽娅 致乡愁、致当下、致梦想

2019-11-22 17:25: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这是写给家乡的一封情书。”出生于新疆的锡伯族姑娘佟丽娅反复念叨着这句话。近日,这位当红影视演员以全新形象亮相舞台,由她策划并主演的舞蹈剧场《在远方,在这里》经过在上海的数月创排,日前献演国家大剧院。

暌违专业舞台15年,毅然回归演艺道路的起点,这一刻佟丽娅已经酝酿了两年。今年8月8日生日那天,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组舞蹈剧场的海报,留言感叹对舞蹈的热爱与执念在心里疯长,要把这台演出作为最好的生日礼物送给自己。为此,她离开北京的生活圈子,与上海编导、新疆舞者一起埋头创作。《在远方,在这里》首演前,记者在上戏舞蹈学院的排练厅见到佟丽娅,她正身着练功服翩翩起舞。“舞蹈一直长在我的心里,没有离开。音乐一响起,身体就会想跳舞。”佟丽娅说。

初心

回到成长的地方,找到曾经的梦想

持续数月的创排过程,是从无到有、瓜熟蒂落的“分娩”。创作者有兴奋与惊喜,也有忐忑和紧张。被种种复杂情感包裹的佟丽娅,一步步褪去浮华,回归舞蹈演员的初心。“初心就是回到你曾经成长的地方,找到你曾经想要的梦想,去完成它。”她说,“舞蹈是我梦开始的起点,舞台是让我闪耀发光、建立信心的神圣之地。”佟丽娅出生于艺术家庭,6岁开始接受舞蹈训练,曾在新疆艺术学院习舞,毕业后在中国歌舞团当职业舞者。之后她考入中戏,逐渐走红银幕,至今离开专业舞蹈团已经15年。

“我差不多10年没练过功,这几年在晚会上跳舞,表演的都是短小片段,而且大多是面对电视镜头起舞,与真正的专业舞台已经有了距离。”佟丽娅告诉记者,作为舞蹈剧场的主演,自己必须跳满全场近两个小时,面临技术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压力一度令她十分焦虑,常于睡梦中惊醒。排练时,她甚至跟导演开玩笑,要把高难度技术动作交给年轻人,自己只要跳出“感情”就好。“但导演对我非常严格,因为我才是站在舞台中央的那一个,观众为了‘佟丽娅’来买票,我不能让大家失望。”

10月初,佟丽娅干脆离开北京的家,一头扎进上戏舞蹈学院的排练房。整整一个多月,她几乎就跟排练厅的地板铆上了——从早到晚12个小时,除去吃饭时间,几乎都在练舞。除了日常排练,佟丽娅还趁着排练空隙下腰劈叉压筋、加练体能,逐渐找回当年的状态。“《在远方,在这里》是一次认真的决定,并非心血来潮,更不是玩票。”在这部舞蹈作品里,她想让观众看到的不是“演员佟丽娅”,而是“舞者佟丽娅”。

回家

用舞蹈诉说对故乡、对家人的眷恋

在《在远方,在这里》中,佟丽娅不仅是舞者,还扮演着策划和制作人的角色。她的搭档是上戏舞蹈学院青年编导董杰,一位新疆“老乡”,也是她在新疆艺术学院的师哥。

“我们深深爱着新疆这片土地,《在远方,在这里》就是写给故乡的情书,是对新疆宝贵文化遗产的回望。”总导演董杰表示,很多人认为新疆舞就是简单的“动脖子和扭腰”,实际上新疆的舞蹈还有很多丰富的元素。这台舞蹈剧场便取材于新疆民族风情,把维吾尔族、锡伯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新疆近10个少数民族歌舞艺术融入6个篇章,将“遇见、致父亲、致母亲、致爱情、致远方、致这里”的主线展现给观众。

为了寻找各民族的舞蹈素材,主创团队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充分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等特点,将舞蹈元素与剧场情境一一契合。在“致父亲”里,锡伯族西迁的历史给了编创者灵感,这一篇章以男性视角赞颂了父亲的伟大;在“致母亲”里,塔吉克族的舞蹈元素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一首《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和哈萨克族舞蹈则把人们带入“致爱情”的情境……如同散文诗一般,《在远方,在这里》充盈着舞者对故乡、对家人的眷恋。第三场演出中,佟丽娅特意带着3岁的儿子朵朵一同登台,让他把象征男孩的小弓箭挂上 “喜利妈妈”(锡伯族用来记事祈福的“绳索”),完成了“致父亲”里最具仪式感的段落。

成长

带领家乡年轻人走出来,点燃孩子们的梦想

今年是佟丽娅来北京的第20年,往事历历在目。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国庆阅兵,她站在新疆方阵的彩车上翩翩起舞。“我边跳舞边看着北京,看到了最大的舞台,那一刻真的离梦想很近很近。”第一次北京之行,为佟丽娅打开了全新的生活图景。“今天我已经在这里了,北京有我的事业和家庭,但我想让新疆更多的年轻人走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点燃他们的梦想。”

带着这样的心愿,佟丽娅和董杰来到新疆艺术学院,从学生中选拔优秀的舞蹈演员。“通过这台舞蹈剧场让更多人看到新疆,看到我们新疆的孩子,才是我真正最想做的事情。”炎炎夏日,他们带着挑选出来的50个新疆孩子,在新疆艺术学院的新校区苦练。四面环山,没有空调,每一天所有人都练到汗如雨下,虚脱累倒。

“这台舞蹈剧场含有多种舞蹈元素,而新疆的孩子们只练过民族舞,要一下子学会其他舞蹈的跳法有不小的难度。”董杰告诉记者,所有舞者每天要加练三小时的现代舞基础训练课,之后才是正式的演出排练。10月,当剧组进驻上戏舞蹈学院的排练厅,这套训练体系也一并移植过来。“我们的演出团队中有新疆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也有上戏舞院大三的学生。除了正式舞段的排练外,新疆孩子们还跟着上海孩子一起练基训,上海孩子向新疆孩子学民族舞,取长补短,进步飞快。”

成长的不仅是孩子们,还有佟丽娅。那是一段“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她管着剧组几十号人,从舞蹈创排到吃喝拉撒都得关心。“我从影视演员又变回舞者,还承担了制作人的工作,使得我变得更强大、更果断。”

下一步会制作自己的影视作品吗?“或许吧。”佟丽娅说,“不努力往前走那一步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记者 宣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