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我在杭州体验“双11”

2019-11-21 18:44: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我在杭州体验“双11”(记者体验)

2019年天猫“双11”24小时成交额。本报记者 陈振凯摄

缘起

我对购物没兴趣,家里添东置西,主要靠我爱人。

有天傍晚,一个朋友微信我说:“今年‘双11’主会场在浙江杭州,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总部,你要不要来感受一下?”不就是全民买东西吗,有啥好感受的?我准备找借口婉拒。

朋友在阿里巴巴工作,老家山西祁县,是《乔家大院》主人公晋商乔致庸的老乡。他有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当年晋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理想,和现在阿里巴巴做的事类似。

收他邀请是10月30日,第二天似乎鬼使神差,我竟回复:“帮我报名。”

几个原因让我打定主意。一是我想到,进博会11月5日开,10日闭幕,次日即是“双11”,太巧了,对比它们应该有意思。二是今年是第11个“双11”,这个数字有意思,10年有多大变化值得关注。三是老听人说,“新消费来了”,到底如何呢,“双11”上或有答案。

“扫描邀请函二维码,在线上传个人靓照,订制专属的工作证。”按要求,我在网上报了名。

杭州,我又要来了。想想,还有点激动。这是第三次去杭州。第一次是2012年初冬,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当时浙江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副总感慨“气象之新”,告诉我,他主动订阅了2013年的《人民日报》,“订的是对国家未来的信心”。第二次是2018年夏,全球华文新媒体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我参加报道,顺道去看了良渚古城遗址,没想到这里一年后申遗成功。从记忆点看,它们分别是政治、文化话题。

这第三次,则是经济。

到达

我订了高铁票。北京南站出发,1300公里,4小时32分即到杭州东站。

手机收到信息:受邀者统一入住“菲住布渴”酒店。阿里巴巴有“花名”文化,我纳闷,这酒店名是逗趣的吧。按图索骥,到地方一看,酒店名竟真是“菲住布渴”——“非住不可”的谐音。

酒店没前台,大厅摆着几台类似自助取款机的设备。办入住时,刷身份证,人脸识别,输手机号,再输短信验证码,OK了。穿过一个有点时空隧道感的走廊,拐弯上电梯。电梯内人脸识别,我住四楼,因已登记信息,能按亮相应楼层按钮。到房间门口,我发现没带房卡,不过没事,酒店本身就没房卡,门上有摄像头,扫脸入住。进屋之后,更神奇一幕出现了,竟然能用语音控制室内设备,关窗帘、开灯等。这大概是未来酒店的样子吧。

出酒店不远,就是阿里巴巴西溪园区。

已是11月10日傍晚7时,门口保安个个脖子上围着红丝巾,很显时髦。一进园区,像进了一个庙会,到处是激动的人群和面孔。他们身穿红色T恤,一边合影,一边挥舞着大麦穗高喊,“大卖!大卖!”一个健壮的小伙,“咚咚咚咚”敲响“定胜鼓”。几个临时搭建的玻璃房子直播间,正在调试。天已擦黑,各色灯光亮起来了,射在上下左右不同方向。园区门口,聚拢不少路人,纷纷拿手机拍照。当时有个深切感受:不就卖个货嘛,竟然能搞得这么欢乐,怪不得叫“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

在园区转了一圈,又在员工餐厅吃了碗牛肉面、喝了杯奶茶,然后去媒体中心。

11月13日,“双11”过后,广东省江门鹤山普洛斯物流园一片繁忙景象。黄继明摄(人民视觉)

“拭目以待”

媒体中心的活动,晚上9时半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1时半。

我早早赶到,看到有人在体验美妆,还有各种潮货展览。稍加流连,等排队挤进场,发现偌大会场,灯光绚烂、音效亢奋、屏幕超大,但只有后面几排有座了。

找座位落定,看到群里有人分享竞猜游戏:预测天猫“双11”销售额达到100亿元、1000亿元、2135亿元(这是2018年的“双11”总成交额)的具体时间,精确到秒;估算“双11”全天的总销售额。

询问了几个朋友的消费意愿后,我估算:00︰01︰28成交100亿元,01︰20︰15成交过1000亿元,16︰48︰31达2135亿元,全天总成交2668亿元。

10日晚23时28分,我把这条预测发到朋友圈。远在甘肃的朋友留言,“拭目以待”。还有朋友说,“要是算准了,给你清空购物车”。我的第一个预测是1分28秒成交额过百亿。11日0时终于到了,我紧张起来。时间每过一秒,大屏幕上自动更新销售数据。

最后1分36秒成交额达100亿元,比我估算的迟了8秒。我把数据第一时间传回单位,然后在0时5分更新朋友圈:“误差:8秒。”我的第二个估测是1小时20分15秒成交额过1000亿元,但实际上1小时3分59秒就达到这个数据——比去年快了43分钟。随后,在1时26分7秒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超过2016年全天。

等数据的间隙,一个“85后”年轻人出现在大屏幕前。他叫蒋凡,是淘宝和天猫的总裁。他分析说,这是一届体现新消费力量的天猫“双11”,新的消费人口、新的消费供给、新的消费场景和行为大量涌现。当晚,我还听到一个观点:“人”“货”“场”是消费3要素。新的人——“00后”加入购物;新的货——参加“双11”折扣商品总数超过1000万件,首发新品超过100万件;新的场景——超过10万商家开通直播。它们共同组成新消费。

将近凌晨2时,媒体中心散场。回到酒店,又看到一些商家晒出战绩:耐克1分45秒成交破亿元;苹果官方旗舰店10分钟成交额超去年全天7倍;戴森电动拖把10分钟成交超过去年全天,成为新品翘楚;泡泡玛特龙家升迷你系列盲盒9秒钟售罄55000个。

“忘掉屏幕上的数字吧”

11月11日白天,除了等数据,园区9号馆不可不去。

一进9号馆,便是一块硕大显示屏,能动态展示杭州一些写字楼的实时交易情况,甚至每条街道的外卖送货情况。再往里走,是一个浓缩的阿里巴巴发展史的展馆。

这里有:阿里巴巴最早创业时的办公场所、创始人1999年在长城的合影油画、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场景、公司的业务全貌、最新研发的应用、电商扶贫情况等。有一块区域,展示全国城市实时堵车情况,我进去那会儿,全国最堵的城市,竟然不是北上广深,而是山东临沂。

走出展馆,是一幅有“彩蛋”的“清明上河图”。仔细看,你会发现上面暗藏玄机:身着古装的马云,背着行囊过马路,行囊上写着英语单词“老师”和汉字“马”;一棵松树下有个老人,是松下兴之助;宋朝人打扮的乔布斯,当街摆摊卖起了手机……

下午,我还去体验了“天猫国际”办公区,整体装修得像飞机舱,各种外国货品琳琅满目,化妆品明显最受同行者欢迎。参观的当儿,我收到数据:11日16时31分12秒,成交额达到2018年全天总量2135亿元。这比我预估的时间早了17分钟。

和前一天一样,精彩主要在晚上。我吸取教训,11日晚提前排队,终于在第三排中间找到座位。先是一些节目,然后是阿里巴巴高管先演讲后送礼物。他们结合各自工作,管农业扶贫的送大葱,管技术的送芯片,管天猫国际的送外国货……

我最感兴趣的是一个叫伊博的非洲人来到现场,他“东北话十级”,和一个中国姑娘现场直播卖货。当时我脑海中闪过一个思索:一个索马里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会一口流利东北话,背后付出多少努力?同样,一项新的应用——电子商务,传入中国、生根发芽、逐渐壮大,中国人付出多少努力?

最紧张的瞬间到了:24时,“双11”全天成交额公布——2684亿元!屏幕上打出一行字:“所有不可想象,终将化作寻常,我们相信‘相信’,一切都是新的。”

接下来是众人狂欢和数据解读。2684亿元成交额,显示的是消费的力量。而10年前,首届天猫“双11”销售额为0.5亿元。

最后,大屏幕上闪过一首诗:

“忘掉屏幕上的数字吧

看看身边的灯火

数数心里的年轮

我感谢的,每一个亲爱的人啊

热闹的世界和内心的静好

本来就是双生的姐妹”

离场时,又近凌晨2时。回头来看,我从估算中收获了乐趣。

凌晨7点多,我坐上了返京的G20次高铁。

插曲

我哥嫂在新加坡工作。

“双11”前夕,他们要了我的收货地址,说要抢购批货,请我代收,让即将去帮他们带孩子的父母捎过去。陆陆续续,我一共收到8件快递。拆开一看,有学生书包、电子玩具、婴儿理发器、化妆品、耳式体温计、牛肉干、新疆大枣等。

打开视频,我向他们逐个展示“战利品”。我问为啥要在“双11”抢货?他们说,有些货在新加坡买不到,有的能买到,价格是国内的两三倍。在新加坡理发,光剪不洗不吹一次10新币(人民币50元),而国内买个婴儿理发器不到百元人民币。

他们还让我买点冰糖葫芦捎给侄子,说当地没有。我爸妈这些年在新加坡帮哥嫂带孩子,几乎转遍这个地域不大的岛国。他们也说,逛来逛去,确实没见过卖冰糖葫芦的,就见过一回卖棉花糖的,在海底世界楼下,5新币一个。小孩零食的种类比国内少多了。

在北京,这太容易了。随便去个超市,就帮他买到了。(记者 陈振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