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外科学家发现3亿年前“左撇子”植物

2019-11-21 01:11: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南京11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国、捷克、美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内蒙古地区的沼泽森林遗址里,发现一种约3亿年前的缠绕植物。与现在绝大多数缠绕植物向右螺旋生长不同,这种植物向左螺旋生长,堪称植物界罕见的“左撇子”。

宇宙中大至银河星系、小至中微子运动,都普遍存在非对称结构,植物也不例外。研究显示,现生缠绕植物里,超过九成向右螺旋生长,这好比人类中的大多数,是习惯使用右手的“右撇子”。但这种习惯右旋的习性,在远古时期却未必如此。

此次,研究团队在我国内蒙古乌海市的乌达煤田里,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缠绕植物化石。这一地区原地埋藏了一片约3亿年前的沼泽森林。因为一次远古的火山喷发,降落的火山灰将这片森林三维“封存”了下来。这种保存方式与古庞贝城颇为相似,因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植物庞贝城”。

得益于“植物庞贝城”中的立体化石结构,研究人员发现,新发现的这种远古蕨类植物,有着不同于现代缠绕植物的生长方向。它的叶轴直径约1毫米,两侧长有叶片和钩状的攀爬“触手”,以螺旋向左的方向缠绕在另一棵种子植物上。

“有意思的是,包括此次新发现的化石在内,迄今人类找到的两种远古缠绕植物都为左旋生长,这与现在的情况截然不同。这引导我们重新看待非对称性在生物演化中的角色:这种现象因何产生、在漫长的进化中又如何变化,还有待科学家寻找更多的线索。”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助理研究员周卫明说。

这一研究19日刊发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