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利益驱动、淡化医疗本质…… 医美产业该给自己“整形”了

2019-11-19 16:47: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三非”乱象,屡屡遭到社会诟病;2015年至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翻了10倍还多;因医美而导致的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更是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

今年“双十一”预售期间,医疗美容产品成交同比增长158%,其中面部抗衰产品居首位。到了“双十一”当天,医美行业10小时31分的成交额即超去年“双十一”全天,其中抗衰类商品半天同比增长163%。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医美产业市场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中国已经跻身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专家预测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一面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面是行业乱象丛生。同样是割双眼皮,在正规医院需要一万多块钱,而在美容院,几千块钱就能搞定,还口口声声保证也是正规医院医生操刀。“都是熟人介绍的,做坏了也没法说。”记者的一位朋友如是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来找我的基本都是做坏的,需要加以修正。”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栾杰说。

日前,在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带队下,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九院)、上海漾颜医疗美容门诊部进行了调研,并召开“推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专题研讨会。会上,专家疾呼,医美产业本身也成为了亟待“整形”的产业。

一些民营医美机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非医疗美容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医师执业、非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使用……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三非”乱象,屡屡遭到社会诟病;2015年至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翻了10倍还多;因医美而导致的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更是引发了社会极大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诸多行业乱象?原因在于:一是医美行业普遍追逐暴利;二是医美机构刻意淡化医美行为的医疗本质;三是行业诚信危机遍布;四是管理层面投入的力量不足,缺乏法律层面的长效管理机制。”栾杰说,现在很多医疗机构把患者称为“顾客”,这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很多民营医疗机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它们把大把钱花在店堂上、门面上,装修豪华,但手术室里用的线和针都是最便宜的。引流管如果能用输液器替代,绝对不用引流管。”在医美行业,医疗本质现在被淡化了,很多机构想办法用服务、美学替代,要逐渐脱离整形医疗专业。

栾杰表示,医美是医疗行为,这个性质定位一定要明确并坚持。医疗美容整形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美容院,其归属医政部门监管。因为是医疗行为,在美容整形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以及所达到的效果与美容美发是不同的。特别是医美使用的是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如果不严加监管,可能带来致命性伤害。

目前医美行业的监管常常是依靠行政命令,这些命令不可长期持续,医美行业的安全健康发展还需要有效的机制来协调各部门实现综合监管。

不少从业人员缺乏医学背景、美学素养

原卫生部曾在2002年发布过《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19号令),明确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须为“执业医师”,其中提到执业医师须“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医美行业的医师队伍鱼龙混杂。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揭露了惊人的“黑医生”信息,数据显示,在“黑医美”市场,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就有9名“黑医生”。

“3000元进修一个月,就能给你发一张医美咨询师的执业资格证。”上海九院整形外科主任孙宝珊口中的“医美咨询师”原本是美容整形机构中从事咨询工作、在整形医生和求美者之间架起沟通桥梁的从业者。

“但现在的一些咨询师,有卖化妆品的,有卖衣服的,有开饭馆的,她们大都没有医学背景、更缺乏美学素养,但是会诱导想要变美的人割双眼皮、打除皱针等各种消费。而原本应该提供专业意见、负责治疗的医生,则常被动地根据咨询师的要求为求美的人做整形或美容服务。”孙宝珊做了18年医疗质量监控工作,一直工作在医疗美容质量监控的第一线,他说,所谓的“医美咨询师”行当正在带坏年轻的“正规军”医生,破坏整个行业的生态。

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敖虎山此前听到的因医美而死亡的案例,基本都是麻醉意外导致。“这就说明医美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敖虎山说。“但现在,理发店、美容院、足疗店,只要胆子够大,都能干医美。”孙宝珊指出,医美行业门槛低、市场大,让很多人蜂拥而至。

此外,医美行业洋医生在华执业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医生可能只是被包装出来的专家,有些连执业证书都没有。

因此“建立专科医师制度,是我国医美行业安全健康发展非常紧迫的任务。”栾杰说。

整治乱象需多管齐下

乱象丛生,医美行业发展困境该如何破解?

作为业内专家,这是栾杰经常思考的问题。在他看来,首先要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命健康的矛盾。医美产业不应该被定性为“摇钱树”,而是应该在让人健康变美和盈利这两个方面实现协调统一。毕竟,健康产业事关生命健康,过度的商业化就必然导致安全问题丛生,在这方面国家的政策也应该更加明朗。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肖苒和张英在今年两会期间,分别就医美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提交了提案。“对国家文件已经明确的几个医疗美容项目应该有清晰的界定。”肖苒说,明确定义服务项目虽然是一个细节问题,但却是医美行业管理亟待解决的事情。明确定义服务项目,可以直接帮助到老百姓去区分哪些服务内容是医美机构可以做的,哪些项目不可以做。明确项目之后,还应该颁布项目的相关明细手册,以便让非医学专业的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的时候能够快速、明确地进行判罚。而且,手册还应该定期更新,以适应逐渐增加的医美新项目。

孙咸泽说:“我曾在药监部门工作,也了解到非法药品是影响医美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孙咸泽说,实际上,在医美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条的每一个供给环节都会影响消费者的求美结果。因此,医美产业要健康发展,就要找准行业治理的管理盲区与难点,重点整治和肃清行业违法、非法、违规行为,有效扼制不良经营行为和经营乱象,才能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还应加强行业自律,现在的医美市场鱼龙混杂。因此,不管是行业学会、协会,还是规范的医美机构,都还应当做好科普宣传,以引导医美消费者辨别正规医院、正规医生、正规药品,提高公众安全就医和监督的意识。”孙咸泽强调。(记者 付丽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