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为民解困 “暖”在人间——追记献身信访事业的军转干部石刚

2019-11-13 17:53: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长春11月13日电  题:为民解困 “暖”在人间——追记献身信访事业的军转干部石刚

新华社记者 张建

吉林省信访局干部石刚,今年8月30日下午在办理信访救助资金返回途中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去世的当天上午,他还与松原市信访局有关同志通电话,约定几天后接待信访群众。

同事含着眼泪,默默地把已经订好的车票从他的办公桌上收起来……

退役不褪色:为民解困

“太可惜了!”石刚的猝然去世,让他的很多战友、同事和朋友悲痛。

石刚曾长期在空军服役,当过飞行员,培养过飞行学员,是空军飞行学院近千名飞行学员成长的重要见证者。从军期间,他曾带领学员参与了1998年在吉林的抗洪抢险,先后受到7次嘉奖。

2008年,石刚从部队转业到吉林省信访局工作。同事回忆,石刚爱学习。他办公室的书柜里的很多书都与信访工作有关。为做好信访工作,他还主动要求到一线,参加劝返工作。

曾经,面对一批艾滋病患者上访,他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反复劝导上访人,真心与他们沟通,用政策为他们解疑释惑,成功劝返了这批上访群体……各种各样的劝访,石刚参加了数百次。

石刚妻子孙凤娟曾带着孩子去看望石刚,亲眼看到他蹲在马路边苦口婆心做上访者的工作,而且经常加班到很晚。“太苦了,我们劝他回家,但他坚持留下。”孙凤娟说。

“他饱含为民解困的使命感,一心想为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吉林省信访局接待二处副处长高立有说。

公心+真心:化解积案

“‘督’不能高高在上”“干信访,要先懂政策和法律”“主动与上访人沟通,一次不行就多次”……这是石刚生前信奉、践行的理念。他常说,给老百姓解决问题,不能怕得罪人;保持一颗公心,也得罪不了人。

2017年,白城市农民孙炳刚在松原市承包的水田因当年降水量大而受灾,当地农民得到了补偿,孙炳刚却没有及时拿到,多次上访并提出高额赔偿要求。由于沟通僵持,成为积案。

石刚接手此案后,多次实地调研,并与松原和白城两地负责人共同接待孙炳刚,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解释政策、化解误会。最终,当地政府参照对本地农民的政策补偿了孙炳刚,石刚还为他申请了信访救助,让孙炳刚深受感动。得知石刚去世的消息时,孙炳刚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

今年以来,吉林全力推动两项信访工作重点攻坚行动,石刚担任督办组组长,负责白城、松原两市工作。在积案面前,他敢于亮剑,不怕得罪人。“很多市级领导成了他经常督导的对象,有力助推了积案化解。”松原市信访局局长刘金凡说。

在石刚的大力督办下,吉林省交办白城、松原的720件信访积案,目前化解率分别达到91%和90%。

生命的气息:“暖”在人间

石刚是大家心目中的“暖男”,不仅业务好,群众基础也好。组织考察提拔和推荐优秀公务员,他排名虽然靠前,但多次让给其他同志。

同事徐心博2017年刚一入职,石刚就主动把他多年积累的材料、报告、基础表格等文件分好类刻盘送给了她。“这个盘像一本工具书,让我受益匪浅。”徐心博说。

石刚对待案件十分严格,生前经手的12399件信访积案做到零差错。他负责审核的国家信访专项资金案件达4000余件,涉及资金3.2亿元,从未出现问题。

石刚去世后,孙凤娟反复翻开石刚的手机,寻找丈夫的气息,手机里的219张照片中,仅有一张石刚和她的合影,其他都是文件、卷宗等工作资料照片。

孙凤娟说,本想着他转业后,就可以不用早出晚归了。“没想到干信访后,不仅早出晚归,还经常出差办访。家里的事他很少有时间打理,对此他也很内疚。”

看着别人家经常去旅游,石刚很是羡慕,生前最期待的就是与家人一起去旅游。“他一直说,有时间咱们就去,可到头来哪里有时间啊!”孙凤娟感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