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腾格里沙漠“浓缩”黑液20天清出4万吨

2019-11-11 17:32: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腾格里沙漠“浓缩”黑液20天清出4万吨 腾格里沙漠再现污染,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相关公司涉环境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

10月23日,施工人员将装有污染物的吨袋,摆放在一片铺设有防渗膜的临时堆场。陈杰 摄

隐藏在美利林区内的污染地,经记者调查,总共有14处污染点,最大的面积有80多亩。陈杰 摄

固体污染物覆盖的区域,寸草不生。陈杰 摄

10月18日,林场企业环保工作人员到现场取水样,准备送检。陈杰 摄

10月23日,施工人员在一片平地上铺设防渗膜,准备放置装有污染物的吨袋。陈杰 摄

近日,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漠边缘再现大面积污染物”的消息引起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11月9日已派出工作组赶赴事发现场,对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据新京报记者10月16日现场调查发现,污染物为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纸浆生产线早期产生的废弃物。10月18日,新京报记者向中卫市委进行了情况反映,中卫市委、市政府立即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等单位对问题调查核实,责令有关部门和涉事企业立即整改。

目前,现场正在进行污染物清除。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卫市清挖污染物约4.2万余吨,均被装袋封存,待属性鉴定结果明确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对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涉嫌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污染物系十几年前的造纸黑液

在中卫市距离腾格里沙漠最近、风沙最大的“西风口”,有一片占地二十万亩的美利林区。污染场地就隐藏在林区之内,距沙坡头自然保护区边界大概600多米。

10月16日,记者在一处“倾倒坑”前看到,这个坑长430多米,宽120米多米,面积大约在5万多平米,约80多亩。黑色污泥从沙子里断续露出,形成造型各异的大小“图案”,没有任何防渗措施,气味刺鼻。

因为刚刚下过雨,有些地方积了水,甚至会让人错以为这里的地貌原来是水泽湖泊。

2003年到2011年期间在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做过安保巡视工作的野保志愿者李根山说,“十几年前,我们曾经陆续发现五六头黄羊陷在污染的淤泥中出不来死了,后来纸业职工把黄羊弄出来处理掉了。”

李根山用一截树干插进铁锹挖开的污泥里,一下插进去1米多深,带出来的都是黏腻恶臭像沥青状的黑色固体,刮去污泥,铁锹上沾满一层油膜。“表面的壳原来特别硬,用铁锹挖都挖不动,前两天下了雨,软了些,才能挖得动,这十几年了,每次下雨都往下渗,这地下水肯定被污染了。” 李根山说。

记者在干的污泥表面行走,脚下晃动,像是踩在一块老豆腐上。

几位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老职工回忆,这些倾倒坑所在位置最初是腾格里沙漠里的沙丘。原美利纸业在造林过程中,动用了300台重型挖掘机,平掉了2万座沙丘,用麦草方格固沙成一块块田,然后再在田里种上树,以形成绿树连绵不断的林区。坑是企业修路的时候挖的,从沙丘挖下去四五米深,取出里面的碎石在沙子上铺路。

知情人告诉记者,为修路挖的坑后来成了现成的废液倾倒点。十几年前,有老职工亲眼见到美利纸业生产纸浆时产生的黑液被卡车拉来倾倒到这个坑里。“这样的坑当时有不少,你现在看那些不长树的地方,沙子下面基本都是”。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这些倾倒坑大的有几十亩,小的有半个篮球场大小。因为被黄沙掩盖,看上去是断续分布。

记者了解到,这片20万亩的林区现在属于中冶美利西部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央企)全资子公司。林区环保工作交由中冶美利云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11月10日,中卫市委宣传部提供的信息显示,美利林区发现的黑色黏稠状物质系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在1998年至2004年期间制浆生产产生的造纸黑液。当时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于没有黑液回收系统,生产产生的造纸黑液委托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处理,1998年到2002年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将一部分黑液倾倒至美利林区。2002年至2004年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陆续建成了两套黑液回收系统,期间由于黑液回收系统运行不稳定,也有部分黑液倾倒至美利林区,2004年之后利用黑液回收系统处置。2015年2月,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制浆生产线永久关闭,该公司再未产生过造纸黑液。经对污染现场进行调查,在美利林区共发现14块污染场地,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约180亩,污染土壤的厚度在20厘米到4米多。

已清理污染物4万余吨

10月18日,新京报记者就“腾格里沙漠边缘再现大面积污染物”向中卫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情况反映。中卫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连夜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等单位组成专班,对问题现场调查核实,责令有关部门和涉事企业立即整改。

中卫市委书记何健表示,要及时调查,及时监测,及时处理,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10月19日,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凤山告诉记者,通过现场排查,确认了污染现场的存在,而且面积很大污染严重。市里专门就这个情况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全力以赴,坚决整改。接下来将邀请专业公司进驻后做详细调查,根据现场情况、污染性质,然后专家提出整改意见,制订方案,定审方案,实施整改。

赵凤山表示,按要求,谁污染谁治理,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是公司还在,责任主体还是企业。即使是历史遗留问题,也要依法依规进行整治。

美利云党委副书记马小林称,“年代太久了,我们不知道这个事情。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1986年建厂,经过4次扩产,全部采用碱法,2001年10月份开始上纸浆黑液回收设备,先后上了3套,我估计2004年之后应该没排放过。”

中卫市委宣传部网信办胡主任认为, 2014年9月,《新京报》报道了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使腾格里沙漠成为舆论焦点,这几年中卫采取一切办法,防止腾格里沙漠污染类似问题在这里重演。但是依然很难,历史欠账多,正在逐步化解。

10月20日,美利林区污染场地清理工作全面展开。

中卫市生态环境局检查大队执法人员张龙告诉记者,第一天是人工开挖,但是土层太硬,而且污染物太黏稠,工人特别消耗体力,以后会调来挖掘机和推土机来挖。按计划先把表面的黑色黏稠污染物挖出装入吨袋中。因为污染物体量非常大,预计整个清除需要两个月左右。

第三方环境治理公司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了《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博诚立新公司工作人员宋磊现场进行指导,他表示,1号坑旁已推出临时应急堆场,经场地底部压实,在底部铺上防渗膜采取防渗措施,然后把挖出黑色污染物、包括土壤,装在防漏的吨袋里,暂时集中堆放。

宋磊说,黑色污染物里液态的东西渗下去了,或者随着雨水冲走了,现在就剩下了固态的东西,以木质素为主,还有一些糖分,总体毒性不大。但作为污染物,肯定要先清出来。同时采集样本送到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污染物相关因子的检测,通过风干、研磨等严格流程,一个土样大概要7-15个工作日。

截至发稿前,这批土壤样本的数据已出结果,经过对污染物的ph值、氰化物、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等取样检测,污染物ph值在9-10,检出苯酚等有毒物质,浓度不高,初步判断为一般性污染物。

资料显示,苯酚属高毒物质,人体可经呼吸吸入、食物和饮水摄入、经皮肤吸收,摄入一定量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苯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昏、瘙痒、贫血及神经系统障碍。

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专家库专家,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波洋表示,这个数据目前只是初筛,作为即将开始的场地调查的参考;另外要采集14个污染片区, 100个样本会送检到上海化工研究院,做危废的定性,要根据危废鉴别的标准名录,进行定性扫描,看看究竟有哪些污染物存在,再定量检测,制定后续的处置方法。

陈波洋说,污染物清理完后,还要对场地地下水进行调查,固废下面为松散层,松散层之下就是地下水,所以,污染肯定进了地下水。

截至11月9日,美利林区清理出的造纸黑液已装吨袋4.7万袋,约4.2万余吨。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对宁夏美利纸业集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涉嫌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可不敢把这片林子再破坏了”

大面积的污染,也让人们对这20万亩美利林区的未来感到了担忧。

在中卫,这片林区对当地人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中卫市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这片以速生杨为主的造纸原料林,曾经把腾格里沙漠整整逼退了10公里。有效阻挡了风沙南侵,使中卫市周边30多万亩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沙区生态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过去提到西风口,当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沙尘暴。据说沙尘暴最厉害的一次,不仅把成群的羊刮到水渠里淹死了,还有许多居民家的阳台整个被刮飞。

在美利林区的定北墩住了25年,今年80岁的宋崇仙、任淑珍夫妇告诉记者,沙尘暴大的时候,在地面上都站不稳,满天的飞沙走。伸手不见五指,眼睛都睁不开,沙尘暴的那个声音,小孩子都害怕,用被子蒙住不敢起来。

2000年,美利纸业决定在西风口营造速生林。

相关老职工告诉记者,麦秸草是美利纸业最初造纸的主要原料,而木浆木材是造纸的另一大原料,与麦秸草相比,后者的产品质量高出一大截,而且污染几乎少一半。美利纸业决定用木材代替麦秸草,于是公司要求每人每年必须种500棵树,20多万亩速生林在沙漠中拔地而起。

2006年初,美利纸业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老厂区的废水经过地下管道,又经过100多米的四级扬水泵站,流入了林区。而速生林基地排出的水通过排水沟集中存储,处理完后到工业园区做生产用水,之后的水在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回归灌溉水系统。

在沙漠地区建设林纸一体化工程,当时在国内引起比较大的反响,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曾把治沙造林的美利人誉为时代的英雄。原宁夏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也一跃成为西部最大的造纸企业。

按照理想设计,作为造纸材的速生杨,5年就能到最佳生长期,一个根系可以长两到三茬。最短的十年以后挖掉重种,最长的15年以后重新栽植。

腾格里沙漠年均降雨量只有1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900多毫米,记者在现场看到的速生林,各片区长势差别大,有的地方成片的树出现倒伏死亡。

中卫市自然资源局李副局长告诉记者,美利林区的生态作用确实明显,有效拦阻了沙尘暴。中卫人民对这片林子也特别重视、关注。但是它本来的设计是经济林,与公益林、防护林的栽种规格、方式不一样,经济林的密度太大,树小的时候不要紧,随着树长大,水和营养跟不上慢慢就退化了,另外,速生林本身的寿命就在10年左右。以林子现在的退化状态来看,转入公益林和防护林更好,将来会考虑更换树种,引进新的灌溉技术等。

中卫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凤山表示,“这个林子处在我们城市的大风口,林子一旦没有了,每年冬天的沙尘就要吹过来,对于中卫市的生态屏障非常明显,生态效应非常明显,可不敢把这片林子再破坏了。”(记者 刘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