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追记殉职在决战脱贫路上的几位舟曲县干部职工

2019-11-08 17:30: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兰州11月7日电  题:初心一片为脱贫——追记殉职在决战脱贫路上的几位舟曲县干部职工

新华社记者张钦、文静、胡伟杰

10月7日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干部职工张小娟、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因车辆坠入白龙江不幸遇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3)初心一片为脱贫——追记殉职在决战脱贫路上的几位舟曲县干部职工

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右二)在下乡时向群众了解情况(2018年4月摄)。新华社发

一个月来,他们帮扶过的群众纷纷登门悼念,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常年以战士的姿态,冲锋在脱贫攻坚和抢险救灾一线;他们爬雪山、钻山沟,把党的温暖送进各族群众的心田。

近日,他们被追授为甘南州“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新闻工作者”。当地干部表示,守初心、担使命,要向张小娟等人学习,做“胸中有大爱、心中有信念、业务有专长、肩上有担当”的新时代藏区干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2)初心一片为脱贫——追记殉职在决战脱贫路上的几位舟曲县干部职工

王彦辉在舟曲县巴藏镇溪岭村采访(2019年6月14日摄)。新华社发

披星戴月决战脱贫直至生命最后时刻

雪山耸立,白龙江怒涛汹涌。舟曲,曾因“8·8”特大暴洪泥石流震惊世界,这里山有多高,脱贫难度就有多大。

但舟曲人脱贫的决心更大。最近,舟曲县广大干部职工放弃国庆休假,打响脱贫大决战。

34岁的张小娟是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1日下午,她把7岁的女儿和3岁的儿子托付给丈夫,便开始加班。

走进张小娟的办公室,一块小白板上仍有她手写的工作安排:“10月1日至3日,跟进(全县脱贫的)乡镇自验,完成(县级脱贫)验收操作手册;4日,(全县脱贫验收巡回督导组)各组组长、副组长、联络员召开碰头会……”

5日,舟曲县启动脱贫验收工作。张小娟作为第一巡回督导组副组长开始下乡。

同组干部石磊回忆,5日,他们深入曲瓦乡和立节镇,回城已是21时许。6日,他们又驱车5小时,翻越海拔3800多米的雪山,赶到全县脱贫攻坚难度最大的博峪镇进村入户,当晚住在镇上。

7日,他们一路颠簸,下午赶到曲告纳镇,随机抽选上大年村,核查贫困户收入账实不实。

上大年村是个高山村。盘山而上,要经过34道急弯,路上不时可见滚落的碎石。张小娟走访完藏族阿妈吴小英家时已是傍晚。这时,她又接到任务,需要连夜赶回县城。

从镇上到县里,还有两个半小时车程。督导组还要继续工作,她从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闵江伟那里得知,融媒体中心的几个同事也在镇上采访。这天也是曲告纳镇部分藏族群众搬迁下山的一天。陈文燕等人闻讯赶来,忙活了一整天。

张小娟饭也没吃,就搭乘县融媒体中心的五菱牌面包车往回赶。路上,车辆不幸坠入白龙江……

“今天拍摄的画面很不错,很珍贵!”舟曲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马应凯记得,7日中午,王彦辉和他视频通话时非常兴奋。为了讲好藏乡脱贫故事,舟曲县融媒体中心近期策划了13个重点选题,其中包括易地搬迁。

马应凯说,同事们下乡,每到一地,都会在微信群里发照片报平安。翻看微信群里的图片发现,陈文燕等人的最后一顿午餐,只是蹲在路边,随便吃了一点。

8日就是张小娟女儿的7岁生日。在生命的最后7天,她对孩子的陪伴,主要是电话问候。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1)初心一片为脱贫——追记殉职在决战脱贫路上的几位舟曲县干部职工

陈文燕(左一)与同事一起采访(2019年7月29日摄)。新华社发

“有了坚定的信念,平凡的岗位也会不平凡”

脱贫攻坚的“活字典”、全县新闻采编的“顶梁柱”……张小娟、陈文燕等人,最大的34岁,最小的23岁,其中3位是党员。他们在领导和同事眼中,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行家里手。

张小娟出生在舟曲县一个藏族农家,从小品学兼优,高考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她放弃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成为舟曲县立节镇政府司法所的一名司法助理员。

2010年8月8日夜,一场特大暴洪泥石流突袭舟曲。张小娟连夜从乡下赶到县城,加入抢险救灾中。她在抢险一线火线入党,也与爱人结下良缘。

“她始终冲在抗灾救援的最前线,积极进行一线救援和物资运输工作,已具备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和品质。”立节镇党委在她的火线入党材料中评价。

不仅是张小娟,从2018年舟曲县江顶崖山体滑坡险情,到2019年东山镇牙豁口山体滑坡,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等新闻工作者都是冲锋在前的“逆行者”。

他们信念笃定,珍爱自己的事业。他们的初心,就是让家乡变得更美、更幸福。

张小娟的爱人刘忠明说,成堆的材料、打不完的电话,是她在家的常态。“她下班回家,总是一边炒菜一边接电话,耐心地跟大家沟通。”

在她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摆放着一摞笔记本,每个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她下乡入户时每户村民的家庭境况和脱贫症结。

扎实的政策研读和走村入户,使张小娟赢得了“移动数据库”“活字典”的称赞。

在同事眼中,负责新媒体平台的陈文燕“是一个不断有新点子的创意大师”,王彦辉“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想踏踏实实为家乡干点事”,23岁的闵江伟“特别能跑,特别勤快,特别阳光”。他们同样是单位的主心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图文互动)(4)初心一片为脱贫——追记殉职在决战脱贫路上的几位舟曲县干部职工 

闵江伟在2019年舟曲县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现场参加现场直播(2019年2月14日摄)。新华社发

扑下身子做党和各族群众的连心桥

“别人看到穷人都想帮一把,我专门做这事,更应该把工作干好。”刘忠明回忆,这是张小娟经常跟他说的话。

城关镇西半山村村民杨许舂曾因做心脏手术负债20多万元,两个孩子也不得不辍学。张小娟听说后,帮他包销医疗费、办理大病救助手续,并让两个孩子重返学校。

“她每次来村里,都会来看我,问问我的身体和孩子们的近况。”杨许舂说。

为了让党的政策走进群众的心田,张小娟和陈文燕等新闻工作者想尽各种办法。

如今,舟曲县每一个建档立卡户家中都贴着扶贫政策漫画图解,图文并茂讲述应知必知的48项惠民政策。这是张小娟的点子。上大年村藏族群众吴沙国说,即使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的藏族老人,一看图也就明白了。

心中装着群众的人,群众也把他们当作英雄。张小娟等人走后,许多群众赶到家里吊唁。“张主任走了,我心里堵得慌。”杨许舂说。

在曲告纳镇的易地扶贫搬迁点上,村民余加国回忆,当时采访时,大家聊得很投机。他们年轻、活泼,没想到突然就走了,心里特别难受。

张小娟、陈文燕等人牺牲后,甘肃各级党委政府慰问他们的亲属、千方百计给予关爱。在中央民大,张小娟的生前师友发起成立专项基金,一部分用于抚养张小娟的两个孩子,一部分用于支持像张小娟一样扎根基层的校友。

“整个舟曲,都在为最后的冲刺脱贫付出全部努力。无数的热血青年,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用脚步丈量舟曲的山水大地,以众志成城的力量和勇气,拉近舟曲与小康社会的距离。”在一篇文章中,张小娟道出了藏区基层干部的初心、使命和铮铮誓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