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少年的你》,面对霸凌光靠“成长”是不行的

2019-11-01 19:36: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演员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公众对校园霸凌现象的热议。影片中的那些少年面对自身或他人遭遇校园欺凌,内心有无助和惶恐,也有错愕和挣扎,他们用青春探索成长的道路,用天真和赤诚试图破解自身的困境。

《少年的你》海报

少年们以少年的方式保护自己,而成年人的我们又要如何保护少年?

尽管“成长”主题蕴含丰富的故事性,一直是电影偏爱表现的题材,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应对校园霸凌和未成年人犯罪,像电影那样光靠“成长”是不行的。如果未成年人只能依靠自身的“成长”来远离痛苦、抚平伤痕,此种“成长”的社会成本未免太高,代价未免太大。事实上,少年时期出现的恶是更应被及时制止和引导的,真正化解此种极端的社会现象,需思考从源头解决问题,如何让未成年人负起责任,一方面不要让孩子沦为霸凌者,另一方面也要让遭受霸凌的孩子不再沉默。

法律层面应划清底线,让整治校园霸凌问题有法可依。日前,全国人大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与会专家针对未成年人校园安全、人身权益受侵害等问题提出要坚持从源头预防,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历史案例和经验,从根本上保护未成年人。

除了法律,教育创新也是值得探索的解决之道。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底线,学校和家庭则是让未成年人看到阳光和希望的“指路明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面对校园霸凌行为不应采取“和稀泥”的态度,要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向学生态度明确地表达,伤害他人行为不可取,校园暴力是不可为之事。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寻找反校园欺凌之道,例如设立心理咨询援助机构、对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用青少年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校园霸凌的带来的伤害和痛苦,以及对学生校内和校外的生活全方位关注等。

对家庭而言,家长应从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以身作则,让孩子在启蒙阶段拥有一颗善心,并且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和引导。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和学校积极配合,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和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若有不好的苗头更要严肃制止,切不可因心软便助纣为虐。

电影《少年的你》中说,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身后。呵护少年的成长,家长、学校、社会还需加强协作,坚定地告诉少年们:你们向前走吧,我们一定在你们身后!(半月谈评论员:张婉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