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法官黄志丽:做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2019-10-31 17:16: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福州10月30日电 题:法官黄志丽:做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新华社记者王成

在获颁“最美奋斗者”荣誉的现场,当耳边听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黄志丽心头闪过一个问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矢志不渝地奋斗?”

“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颗初心,是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身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巷口人民法庭庭长,黄志丽扎根基层审判一线17年,用一件件公正的判决、一次次成功的调解,捍卫着法律的尊严,诠释着奋斗的价值。

诉源治理:在诉讼外也能解决纠纷

2018年,芗城区南坑街道某村在推进征迁工作时,柯姓和詹姓两家的宅基地产权纠纷闹得沸沸扬扬。20世纪50年代,柯家以自家宅基地产权加现金补偿与詹家互换宅基地产权,却因历史久远缺少确凿书证。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经看似不起眼的一分多地宅基地,如今意味着近百万元的市场价值。詹家“翻脸不认账”,称“当年只是产权互借,并无置换”。原本和睦的两家人,为宅基地产权归属反目成仇,甚至撕打起来。

黄志丽向村里老人详细询问情况,又翻出老档案找出一份模糊可见的产权置换契约。“老祖宗都还埋在一起,大家乡里乡亲的,没必要为这点利益对簿公堂。”黄志丽拿来证据,循循善诱地开导,最终让詹家人放弃了不合理的诉求。

“把纠纷在诉讼外解决,既能给当事人减少诉讼成本,更有利于法院诉讼资源的合理分配。”黄志丽说,“诉源治理理念的运用,实现了多赢效果。”

南坑街道此次征迁中,有50多户涉及产权继承、分家析产、权属置换问题。在黄志丽引导下,街道、村居、派出所、司法局等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多元调解工作格局,实现了“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在黄志丽办结的5000多个案件中,40%在立案7天内调解结案,所有案件无一发回改判,无一信访投诉。

司法为民:要在群众工作中发光发热

建筑工人许某做工时从脚手架上摔落,造成高位瘫痪,家人为了索赔把他丢在工棚。黄志丽赶到工棚时,看到家属只顾和包工头吵架,许某无助地躺在办公桌上神情绝望,身上脏乱不堪。

黄志丽顾不上调解,先找来毛巾帮许某擦洗,又给他喂水喝。当事双方被这番场景所触动,争吵声渐渐消失了,家属羞愧地接过了毛巾,原本态度强硬的包工头也软化下来。经过6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许某当场就拿到了赔偿款。

“把爱融入司法,从心底里为民解忧,再硬的坚冰也能被融化。”黄志丽说,“与群众真心交朋友,更能收获来自群众的正向反馈。”

对身边的年轻法官,黄志丽提出与群众打交道“三不准”的要求,即不准随意打断当事人的陈述,不准轻易表达武断的观点,不准带着不良情绪面对当事人,引导年轻法官学会“不计面子、耐着性子去做别人不愿做或做不好的琐事、难事”。

黄志丽经常说:“是金子就一定要在群众工作中发光”。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基层法官与群众成为朋友,当地群众对司法的信赖也不断提升。

奋斗不止:做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近日,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人和保姆因感情纠葛发生口角,一起来到位于芗城区东园社区的“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寻求帮助,保姆向老人索要高额的“分手费”,在黄志丽耐心细致的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终止了扭曲的服务关系。

“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但我从不敢懈怠,我就是司法一线一枚小小的螺丝钉。”黄志丽说,近年来,民商事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法官工作室,开展巡回办案、诉前调解、法律咨询,芗城区目前已经建立5个“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年均调解群众纠纷近千件。

翻看黄志丽的朋友圈,充满了科幻文学、量子引力、网络文学等“网红”元素。尽管经常调侃自己是“快要退休的人”,但黄志丽却真正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她说,“新案件类型层出不穷,决定了法官是一个必须保持年轻态的职业,我要做一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公益性法律服务渠道仍然不畅通、群众法律意识增强但法律常识不足、年轻法官法律素养高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提高……交谈之间,黄志丽又列出一串长长的问题清单。在践行司法为民、履行职责使命的征程上,黄志丽仍在奋力奔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