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女人:舞蹈选秀节目火了,颜值+炫技就等于好舞者吗

2019-10-30 18:24: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历时一年,从6000组专业舞者中挑选出的50组佼佼者,能否代表年轻舞者的顶尖水平?128台摄像机、360度实时观测,用视频技术手段定格的瞬间姿态能否完美展现舞者的动人魅力?青年舞者竞技秀《舞蹈风暴》最近连播四期,众多来自专业艺术院校和网络平台的舞者集结在这个电视综艺的舞台,留下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首期节目拿下“开门红”,全国城域收视率位列同时段第一,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不少默默无闻的专业“硬核”舞者因此获得很高的关注度。

“越来越多综艺节目关注舞蹈,可以让更多舞蹈演员有更多机会,与观众在剧场之外见面。”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舞蹈家黄豆豆认为,以往普通观众缺乏了解专业舞蹈的机会和渠道,如今电视和网络搭建了一座座桥梁,让大众拥有了观赏舞蹈的便捷方式。但黄豆豆也提醒,荧屏综艺每每剪辑出来的短节目对舞蹈艺术来说只是“管窥”,舞蹈真正的魅力还是存在于剧场中。更有圈里人表示,颜值加炫技并不能与最优秀的舞者画等号,事实上荧屏选秀和真正的舞台选择不尽相同,经过综艺选秀裁剪的舞者或许更强调“社交属性”而不是专业性。

当“硬核”舞者遭遇荧屏选秀的“套路”

舞者胡沈员曾在杨丽萍编舞的《十面埋伏》中扮演虞姬,《舞蹈风暴》第二期节目中他带来了当代舞《儿时》,用极致柔美的肢体讲述了成长故事,让不少观众热泪盈眶。这位实力超群的选手却在台上直言不讳舞蹈“出圈难”的窘境:“提前半年宣传,最终也不一定有多少观众。”没有繁复道具、华丽台词,舞蹈只能用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常常被说曲高和寡。资深舞蹈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扬扬坦言,电视是最快的传播渠道之一,可以将小众舞蹈推入大众的视野,但先决条件是舞者必须足够优秀,“舞者在技术技巧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追求灵性高度,才传达给大众非常好的舞蹈理念”。

对于舞蹈综艺,观众并不陌生,远的可以追溯到20年前的《舞蹈世界》、13年前的《舞林大会》,近期更有《热血街舞团》《这!就是街舞》。这些节目或是依托明星话题玩跨界,或是深耕垂直领域求“破圈”,《舞蹈风暴》让专业舞者站到了舞台中央。此前,一档人气综艺《声入人心》颠覆了观众对美声音乐和演唱者的固有印象,同样以专业领域顶尖人才、高端制作以及通俗手段向大众普及高雅艺术,《舞蹈风暴》也被网友称为“舞蹈版《声入人心》”。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荧屏综艺的性质决定了选手大多具备一定“偶像”特质——如高颜值、熟悉多个舞种、应变能力较强等,正是这样的选秀“套路”将许多优秀舞蹈演员关在了门外;同时,部分选手为了在规定时限内展现实力,往往选择叠加高难度动作的炫技表演,以求一鸣惊人的效果,反而忽略了舞段创作的节奏把控。

“这档综艺请来了不少国内舞团的台柱子和首席,通过这个娱乐平台,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些优秀的演员,有助于他们的事业发展。”上戏舞蹈学院青年编导董杰告诉记者,“但综艺舞台毕竟是个人秀场,分配给每位演员也只有一分多钟的表演时间,既不足以表现出舞者的所有能力,也无法让观众体会舞蹈整体的意境美。”国外早有类似舞蹈综艺,但偶像型、炫技型选手的去向主要是担当歌星演唱会伴舞或出演青春歌舞片,并非人人都适合专业舞蹈剧场。

是要综艺带节奏还是要艺术呈现,考验节目组智慧

比起声乐综艺选秀,舞蹈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观众欣赏的门槛也更高。外行看热闹,他们往往对舞蹈动作是否华美、技术难度是否高超、情绪渲染是否热烈特别敏感,但对于专业舞蹈的技术评判标准知之甚少,更遑论其内涵展现与韵味表达。“看奥运会体育比赛项目时,专业知识和术语必不可少,舞蹈同样如此。在一些专业舞蹈,尤其是同一舞种的评判中,专业标准非常重要。舞蹈综艺不仅要与大众面对面交流,同时也要有专业性普及。”在黄豆豆看来,《舞蹈风暴》基本涵盖了全舞种,前两期节目中有约10种舞蹈先后亮相,更需要专业评委的引导。目前,《舞蹈风暴》第四期已进入“面对面斗舞”环节,拉丁舞碰撞芭蕾,中国舞对拼街舞,不同舞种斗得不亦乐乎。

许多观众在欣赏“神仙打架”的精彩场面时,也希望节目设立更明确的评判标准,少一些“美极了”“太帅了”的情绪化点赞,多一点由浅入深的专业讲解。而如何拿捏专业与娱乐的分寸考验着节目组的智慧。节目中,担当“风暴见证官”的圈内专家沈伟、沈培艺、扬扬以切中要害的点评,引领观众看细节、窥“门道”;荧屏上还不时穿插出现各种小贴士,科普了“当代芭蕾”“黑池舞蹈节”等舞蹈常识。为了提供更多专业视角,《舞蹈风暴》还引入了“风暴时刻”的新环节,利用视频技术手段定格舞者肢体构成的瞬间姿态。摄制组启用128台摄像机,以360度实时观测的方式,捕捉舞蹈的细节,呈现精彩一刻。有网友建议,《舞蹈风暴》不妨借鉴体操比赛转播的方式,发挥电视镜头的“魔术手”和“字幕组”的功能,在定格画面和慢动作重播中增补更多专业解读,让观众了解舞蹈动作的技术含金量。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舞蹈最动人部分的恰是动态美,从一段完整舞蹈中割裂出一个单独动作并不科学,更不应成为判断舞者优劣的重要标准。同样,综艺化的剪辑也引发质疑,台上舞者正在忘情表演,台下却每隔几十秒爆发出掌声和赞叹,宛转悠扬的乐韵被刻意混入的“效果音”斩成数段。剧场礼仪让位于综艺节目带节奏带情绪的操作,尤其是现代舞、古典芭蕾等讲求舞与乐融合的意境,是否应该移植街舞综艺中炒热气氛的方式,需要节目制作方细思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