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薅羊毛”,当心别触犯法律

2019-10-30 18:20: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如今手机里的App越来越多,为了吸引关注,增强用户黏合度,不少商家持续推出各类送红包的优惠活动,通常不理或者点一下看看的人居多,但也有一些人在很“用心”地对待这个事情。

10月29日《新京报》报道,针对App推出的市场优惠活动,一些人虚假注册账号,领取红包,此为“薅羊毛”。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薅羊毛”已经形成一个“羊圈生态”,立于生态圈顶端的,是研究优惠活动设计方漏洞,利用技术开发专门针对该活动的脚本程序,再辅以群控的成千上万台设备,一拥而上进行“薅羊毛”的职业“羊毛党”;中下端是“福利群”和衍生的“任务群”,线报群里有线报员帮忙收集互联网上所有的有奖活动或福利信息,收集全网的红包活动,每天推送上千个红包,群员就按照线报员的指导“薅羊毛”;而处在底端的,则是利用闲暇时间注册各种账号,接收验证码,只为“薅得”一两块红包的底层真实用户。

关键的是,顶端的职业操作已经形成一个高度分化的产业链条:上游的软件开发人员、脚本开发人员、接码平台等提供可以批量注册账号的工具;中游黑产团队通过购买大量手机SIM卡,再通过这些软件工具和猫池等硬件设备将自己模拟成大量普通用户,恶意注册各平台账号并养号,在“薅羊毛”机会出现时利用大批量的账号赚取收益;下游拥有能够快速将优惠券等平台内资金转移出去的支付以及清洗转移渠道。

“薅羊毛”的不正当性主要在于明显违背商家意愿。商家推红包,原本想吸引更多个体来购买商品,而该圈是直接奔着红包去的,快速提现转移,跟消费不沾边,这让商家损失巨大。据报道,“不少App看新闻就能领金币,几百台手机挂一晚上,什么都不干都能收入数百元”。业内人士估计,全国羊圈专业玩线报的活跃用户有百万人。有商家估算,每年在扫码送红包营销活动中被黑产薅掉的红包高达千万元。这对企业财产权是赤裸裸地非法侵占。另外,为了蝇头小利,主动叫卖手机号为他人接收验证码的用户,还给个人信息泄露埋雷;大量“福利群”出现,也给各类诈骗犯罪提供了土壤。

该如何斩断这一异化的产业链?怎么预防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互联网安全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交平台和商家均有责任认真研究。对此,已有司法机关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惩处职业“羊毛党”,对准顶端产业链“开发脚本程序”利用技术犯罪的行为开火。根据两高《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只要有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的行为,违法所得达到五千元以上或者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的,即触犯刑法。

这对打击“薅羊毛”灰色产业链有釜底抽薪之功。为了保护商家合法权益,维护好健康市场秩序,仅此一招可能还远远不够,在此期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关注这个问题,联合发力,跟进其他环节的规制手段,一起来挤压这个异化生态圈的生存空间,最终还一个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王心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