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浙江德清“农地入市”改革释放农村“红利”

2019-10-22 17:57: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杭州10月21日电 题:“死产”变活 土地“生金”——浙江德清“农地入市”改革释放农村“红利”

新华社记者 岳德亮

一幅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和产业升级相辅相成的改革画卷,正在莫干山畔的浙江省德清县展开。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在审议《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时指出,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

德清县作为全国15个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截至目前已实现农地入市208宗,面积1593.64亩,成交金额4.22亿元,集体收益3.39亿元,惠及农民和农民群众18余万人。

“死产”变活 激活创业

世居莫干山下的赵建龙,5年前花了100多万元买下莫干山镇仙潭村一处废弃厂房,准备开拓民宿产业。但因为没有土地使用权,也没法改变用途,赵建龙的百万元资产只能“睡”在山谷里。

2015年2月,德清县启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睡地”被唤醒。当年8月,废弃厂房所处6.06亩土地也被赵建龙以协议出让价买入。

土地有了“合法身份”,赵建龙凭借集体土地使用证,于当年9月6日完成了全国第一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项目建设很快启动。

“我做梦都在想拥有产权的厂房,现在终于等到了。”位于洛舍镇的恒凯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恒凯说。

他创办的钢琴企业,多年来都是租用村里的旧蚕场,“最担心场地被收回”。2017年,村里挂出了200多亩土地“上市”出让,14家钢琴企业联合拍下68.56亩出让地。如今,恒凯自建的两幢新厂房已投入使用。

土地“生金” 农民受益

2015年,钟管镇戈亭村的6宗地块成功入市,村里获得分红177.41万元。

以前是心有顾虑,现在是政策鼓励。截至2018年年底,全村入市农地面积26.88亩,村集体分红收益352.62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助力乡村“换颜”。戈亭村第一书记沈伟良说,村里先后投资新建了桥梁2座,拓宽柏油路1.5公里,街道立面改造2500米,疏浚河道8公里,成功跨入“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行列。

石矿开采曾经是洛舍镇东衡村的支柱产业,石矿被整顿关闭后,村集体收入明显下降。2015年以来,东衡村整理出近600亩废弃矿山土地打造众创园,联合周边7个经济薄弱村在众创园建设标准厂房出租。2018年年底开始,按每个村投资的15%享受分红,极大提升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功能。

德清县委书记王琴英说,通过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百姓增收,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延伸用途 化解困扰

这些天,乾元镇恒星村党总支书记徐建国特别忙。

村里一块约4亩的集体土地,10月底要完成“入市”,土地勘测及公寓楼设计、医疗服务站、职工活动室、小型超市等设施布局,都需要他“把关”。

恒星村紧靠工业功能区,周边企业多,园区内多数企业没有职工宿舍,村庄环境卫生和新居民管理一直是重难点。徐建国说:“项目一旦完成,改善新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周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雷甸镇塘北村也遭遇着相同的“困扰”,周边工业企业多,新居民更是户籍人口的2倍多。村党委书记马琦荣说,他们近期将拿出100亩集体土地,以每亩24万元价钱出让,收入用于完成建设新居民公寓楼、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记者从德清县有关部门了解,德清的试点已从涉及工业用地层面,正式向教育、养老、安居保障等公共用途延伸拓展,将置换出的更多“农地”投放到公共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