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中医刘翔告诉你
沈阳泽润肥业有限公司
吉美家,装饰你美丽的家
中秋送礼就送酒搭档
北京丰亮君发建筑工程
天堂寨深秋
豪澤格芮酒店礼遇非凡旅途的等待
体验盛唐文化和历史
在鼓浪屿文艺地慢生活
冬季国内最佳温泉去处
难以抗拒的秋色诱惑
甘肃 为什么是你
紫金绿茶红茶获殊荣
潍坊滨海建设生态绿色
花海是最深沉的幻觉
世界上最美的工作
宁夏观光夜市正式开业
山东荣成:天鹅舞朝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解读中国粮食丰收“密码”——写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2019-10-16 05:24:04
信息来源:
发布者:艾森新闻网
点击量:
(三季度经济·数据看潜力)解读中国粮食丰收“密码”——写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解读中国粮食丰收“密码”——写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胡璐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眼下又正是秋粮收获之时。据农业农村部15日数据,目前秋粮已收获近7成,增产趋势明显。
秋粮入库意味着全年粮食生产大局已定。今年粮食有望继续保持连年丰收的好形势,这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水稻亩产500公斤左右。”黑龙江省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说,水稻稳产高产优质,主要得益于黑土地保护。
截至10月14日,全国秋粮已收获8.6亿亩,完成66.8%,进度同比持平。其中,中稻(一季稻)已收65.2%,玉米已收71.9%,大豆已收79.8%。
回顾今年的夏粮和早稻生产,早稻、夏粮合计总产量为16801万吨,比2018年增加60.6万吨,增长0.4%。如果秋粮再获丰收,这将又是一个丰收年。
在产量丰收的同时,今年全国粮食生产结构更优、生产更绿、质量更高——
今年我国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预计大豆面积增加1000万亩,非优势区水稻、玉米面积继续调减;继续实施轮作休耕3000万亩,继续调优农业投入品结构,有机肥使用量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优质率进一步提升。
丰收成绩单来之不易。除了抵御局部旱涝灾害外,今年的粮食生产还遭遇了新挑战——
外来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一度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威胁。经过各地植保人员全力防控,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未造成损失,实现了防虫害稳秋粮目标。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日前表示,到2018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创纪录的“十五连丰”,今年的产量有望连续第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支撑,为有效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
粮食安全有保障
“下了几天雨,明天天一晴就可以下地种麦了。”连续两年丰收后,河南省上蔡县邵店镇十里铺村的种粮大户陈伍臣很有信心。
近几天在村里奔波走访种粮大户、帮助开展秋冬种的驻村第一书记宋发启说,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加快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连日来,华北冬麦区和长江流域的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和油菜,为来年夏粮丰收做准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此后,一系列举措深入推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
14日发表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近几年,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可以说,现在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好的时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数量供给充足,品种丰富,正在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业内专家预计,未来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面对未来,中国能否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说。
高效、科技、智能日益成为粮食生产关键词。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宽幅精播等技术大力推广,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植保服务队、职业经理人等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壮大,代耕代种等专业化服务集约高效。绿色的新希望,正在广阔田野不断孕育生发!
未来,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清晰:
——坚持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促进种植结构优化、适度规模经营;
——做到好粮食卖出好价钱,推广绿色生态储粮技术,建好用好智能粮库;
——优化粮食加工产能结构和布局,鼓励支持粮食循环经济发展;
——强化产销合作,畅通好粮油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动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中国人的饭碗就一定会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