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2019-10-09 17:17:0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新华社北京10月8日电 题: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新华社记者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乡村道路通畅整洁、农家小院瓜果飘香……金秋时节,“望山见水留乡韵”的美丽乡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度假休闲。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国庆假期,记者走访北京、河北、河南等地乡村发现,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让农村变美、令农民致富、促农业发展,激发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到“绿海红歌”里感受乡村之美

  “别看小孙子才3岁,这已是第二次到堂上村看大红旗(党旗)啦!”3日一早,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郝红忠带上一家老小5口人,驱车前往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他要给刚上幼儿园的小孙子讲一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故事。

  出京城向西,沿着风景如画的108国道,就可直达群山环抱的堂上村。

  从北京城区到郊区农家,一路随处可见红旗招展,人们脸上洋溢着欢乐和喜庆。

  进入村庄,960平方米巨幅金属材质的党旗依山而立,鲜红耀眼,“红色元素”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交相呼应。几十辆各地号牌的小汽车将停车场塞得满满当当。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图文互动)(4)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2018年10月3日,郝红忠的孙子郝峻峰小朋友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党旗广场留影(资料照片)。下图:2019年10月3日,刚上幼儿园的郝峻峰小朋友再次来到霞云岭乡堂上村,在党旗广场留影(新华社记者王君璐摄)。新华社发

  停稳汽车,郝红忠抱着小孙子来到党旗广场。“去年也是10月3号,小孙子坐在大红旗前拍了张照片,看到的人都说特别棒,今年我们要再拍一张!”

  2006年,堂上村建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新馆,开启红色旅游,游客络绎不绝,口口相传,远近闻名。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图文互动)(3)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10月3日,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游客参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新华社记者王君璐摄

  “以前山上光秃秃,身上黑乎乎。”堂上村党支部书记罗广仓介绍,过去村里人靠挖煤为生,现如今“绿海红歌”成为新的发展目标,新的生活模式。

  今年30岁的李晓熙5年前结束在外打工生活,办起村里第一个“农家乐”。“山野菜、本地豆角,吃过的都说香!我们家来的大部分是回头客。”如今李晓熙的农家院,旺季时一天能接待三十多桌客人,去年收入超过15万元。

  近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截至今年8月底,纪念馆已接待游客13.3万人次。

  农家院里游客多

  “前几天全村的民宿都住满了,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发展太快了,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国庆假期的火爆场面,让韩光莹对发展乡村旅游充满信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图文互动)(1)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这是9月18日无人机拍摄的河南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新华社记者冯大鹏摄

  韩光莹是河南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老家寒舍”民宿业主。河南新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田铺大塆是县城通往许世友将军故居的必经之路,众多游客会路过此地。

  为留住客人,2015年开始,田铺大塆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发展乡村旅游。

  2016年初,韩光莹从漂泊多年的韩国归来,把自家旧宅修葺一新,取名“老家寒舍”,他成为全村返乡创业发展民宿第一人。“原来就想着离家近,不用外出,挣个零花钱。”韩光莹说,没想到村庄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全村逐渐发展起11家民宿、17家创客小店和2家农家餐饮店。

  “以前县城过来只要半个小时,今年国庆假期居然堵车,要一两个小时。”韩光莹笑着说,这是他返乡创业以来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到村里来的车停都停不下”。

  如今,这里既有小桥流水人家,又有工坊、茶馆、礼品店以及书屋、旅馆、咖啡间。国庆假期,许多城里的游客到此一游,既能动手体验绣花鞋、鞋垫儿等传统工艺品制作,也能感受田园风光。

  韩光莹正在谋划下一步发展,计划趁冬季旅游淡季,把全村民宿都“搬”上网,方便游客预订,同时下大力气解决游客吃饭问题。

  田铺大塆是近年来河南新县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激活乡村旅游的缩影。

  在乡村旅游带动下,2018年8月,新县成为大别山地区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今年9月,新县又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千年乡村古镇的火热复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图文互动)(2)在魅力乡村“望山见水留乡韵”——国庆假期乡村旅游气象新

10月5日,游客在河北省武安市伯延古镇观看实景剧《商帮归来》。新华社发

  “各位东家、掌柜的一路辛苦,里面请……”随着“大管家”扮演者赵斌洪亮的开场白,河北省武安市伯延古镇实景剧《商帮归来》拉开帷幕,把游客带入了150多年前伯延徐家庄园的故事场景。

  千年古镇伯延镇,地处河北省武安市城南。在这里,有150多座清末老宅院。这里曾发生过“以县立帮”的商界传奇。但多年来,这些古朴精美的老宅少人问津,日渐萧条。

  68岁的徐九成说,他之前搬出去的宅子是清朝末年时修建的,几年前回来看时,杂草将近1米高。

  伯延镇党委书记邢晓飞说,武安商人的足迹曾遍布全国18个省份,武安商帮在民国期间最多达1950余家,创业故事不胜枚举。

  2018年10月,伯延镇决定利用丰富的商帮文化、古民居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经过建设修缮,古镇于今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

  “我做了很多年生意,没想到这千年古镇里还有‘商帮文化’景点。”从石家庄驱车赶来的李超凡说,他打算在此住上几天,好好体验武安商帮的“味道”。

  为给游客带来更多体验,千年古镇的历史故事还被改编成实景剧上演,场场爆满。

  大饱眼福之后,还要一饱口福。千年古镇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记者看到,1916年建成的一座徐氏宅院现在被改造成民间风味“三道饭”的经营场所。“三道饭”是当地祖辈流传下来的农家席,先上7个凉菜,再来1个开席汤,最后上炖肘子、红烧鱼等热菜。

  徐九成住过的老宅子经过修缮,成了旅游景点。他重新回到这里,每天给游客讲讲老一辈的传奇经历、老房子背后的故事。

  据统计,国庆假期,古镇日均接待游客数量约2万人次。“人气”的提升也让村民们收入大涨。村民温卫素原先一天收入也就30多元,现在古镇卖特色小吃,一天至少能赚200元。他说,发展旅游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村里再也找不到“闲人”了。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

  “绿海红歌”、名将故里、老宅古镇,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道道风景,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执笔记者:骆国骏、王君璐,参与采写:余俊杰、李鹏、赵鸿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