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逃荒矿工”到“马拉松拓荒者”——一位93岁老人的幸福人生

2019-09-22 02:35: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合肥9月21日电(记者周畅)清晨5点,93岁的张亮友牵着老伴的手走出家门,到公园步道上迎接新一天的阳光。这样的习惯,他已坚持多年。

  从颠沛流离的“逃荒童工”到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工人老大哥”,从中国马拉松“拓荒者”到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从年少的居无定所到现在的四世同堂……回顾一生,经历巨变,张亮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曾经的苦痛,让他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从“逃荒矿工”到“马拉松拓荒者”

  张亮友是山东枣庄人,出生于1927年,对于童年,他只记得:“那时候真穷啊,太饿了,就想吃口饱饭。”

  12岁时,张亮友逃荒到安徽淮南,成了一名矿上“童工”。“动不动就挨打,手脚慢一点就要被打,每天不挨两棍子都不行。”那时的张亮友从来不敢想,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张亮友下了早班就和工人们聚在一起听广播。一个班次的上百名矿工,因为一句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而高兴、激动。

  “翻身当家做主人成了‘工人老大哥’!”张亮友说起那天的心情,不断重复着“高兴”两个字。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张亮友响应号召,每天跑步上下班。1952年,张亮友参加了淮南煤矿职工运动会,在1万米的赛场上落后所有选手,但还是坚持跑完了比赛,获颁精神鼓励奖。

  此后,张亮友更加坚定地练习跑步。1955年,他获得了安徽省的1万米长跑冠军,同年在上海全民运动会1万米长跑比赛中获得金牌。

  获得金牌后,张亮友被同行者“拖去了”上海新华书店,让营业员给他拿了本“讲跑步最长的书”。于是,一本马拉松的书便到了张亮友手中,意外开启了他的马拉松之旅,也让他成为中国马拉松的“拓荒者”。

  一念执着 不断奔跑

  “我没上过学不识字,就找人读给我听,按照书上说的,不断增加跑步距离。”张亮友按照书中所说的马拉松距离,自测了成绩,觉得能达到“世界前列”,便给当时的国家体委写信,建议在中国举办马拉松赛。

  随后,有体育官员到淮南找到了张亮友,“我还有点害怕,生怕自己跑的距离不够,结果他们测量完发现我还多跑了300米。”张亮友笑了起来。

  1957年,张亮友参加了在合肥市肥东县举办的安徽省马拉松赛并获得冠军。后来,在由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田径运动百年》中,是这样描述:“合肥举行安徽省马拉松测验,张亮友跑出2:52:34.6的成绩。”这也是中国早期有记载的马拉松成绩之一。

  跑,成了张亮友之后人生的关键词。

  1984年,张亮友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7届世界老年锦标赛,并获得团体第三名,“中国人也能在国际比赛上拿牌!”张亮友说到这里十分得意。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张亮友担任火炬手,跑了三四十公里,把火炬从淮南传到了蚌埠。

  2008年,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81岁的张亮友,经过一个月的考试、测验,取得了作为奥运会火炬手的资格。当火炬手前一晚,张亮友兴奋到半夜都睡不着,第二天早晨7点半集合,“我5点就起来把衣服穿好,系好鞋带,早早去等着。”张亮友说,他觉得自己那一天无比骄傲。

  随着中国马拉松赛事日益发展,张亮友因参赛或被邀请,在厦门、上海、郑州等全国多个城市留下了足迹。而全民健身,也成为中国人的共识。

  从“一人茅草屋”到“四世同堂乐”

  张亮友不仅一直“跑”到了今天,还带动老伴尚殿娥和他一起跑。每个不下雨的清晨,张亮友都会和老伴尚殿娥一起走出家门开始晨练。

  曾经由于身体不好才开始锻炼的尚殿娥,渐渐爱上了跑步,并参加了女子长跑比赛和马拉松比赛。退休后,他们喜欢到各地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和活动。“退休金都用来买车票了,但只要站在赛场上,就有劲、就高兴。”尚殿娥说。

  2014年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是张亮友和尚殿娥的马拉松告别赛,他们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全马。主办方根据情况,让他们从早上5点提前开始跑。7小时57分03秒,是张亮友最后一场马拉松的成绩。

  一路“跑”来,张亮友从跑步爱好者,成为奥运火炬手;从“马拉松拓荒者”,变成“马拉松热”的见证者;从孤身一人,到现在四世同堂儿孙绕膝;从一间十平方米的平房,到住上了孩子给他买的120多平方米的楼房……

  张亮友坦言,70年前的自己从未想过现在能够拥有这样的生活。

  “以前在美国比赛时,看到小汽车特别激动,现在看看中国的路上,到处都是小汽车;以前没几个人买得起手表,现在手机已经普及;以前不少人都是文盲,现在有的家庭能出好几个大学生,我的重孙女还是从英国留学回国工作……”张亮友一口气说出了好多变化。

  “这70年,真的不敢想,变化太大了!”一生执着于跑步的张亮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国家发展的“快车道”上跑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