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冯如1号”时隔百余年首次成功复原,意味着什么?

2019-09-22 02:31: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9月21日电题:“冯如1号”时隔百余年首次成功复原,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记者胡喆

  为纪念“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纪念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历时半年多,成功制作了首架“冯如1号”1:4复原飞机模型,并于近日在京向中国科技馆进行了捐赠。

  “冯如1号”对于中国航空事业意味着什么?历经110年岁月洗礼,中国的航空工业体系实现了哪些历史性跨越?

  时针拨回110年前的9月21日,当冯如先生驾驶着看起来有些简单的“冯如1号”颤颤巍巍地离开地面跃上天空的那一刻,中国人从此结束了对天空的想象,挣脱束缚、飞向蓝天。

  “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的飞机飞上蓝天,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总经理蔡二雨介绍,“冯如1号”真机机长约7.43米,翼展约7.62米,机高约2.45米。此次复原模型按照当年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机身框架、机翼翼梁、翼肋、螺旋桨采用木材,发动机采用金属制作,尽可能复原该型飞机的气动设计和结构工艺,为现代人了解百年前的飞机制造提供了参考。

  蔡二雨说,这是100多年来国内外第一次成功复原“冯如1号”,后续还会根据最新找到的资料,持续完善与修订。

  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认为,“冯如1号”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它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动力飞行史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智慧和能力。在世界航空事业的萌芽阶段,冯如所代表的我国航空最高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周国强表示,冯如及“冯如1号”之所以代表了中国现代航空事业的开端,不仅在于他成功设计、制造和试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飞行器,还在于他曾经打破过当时飞行高度和速度的世界纪录,更在于他在整个人类和民族航空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忠诚祖国、崇尚科学、不惧风险、不畏牺牲的执着探索和坚定实践精神。

  历史,忠实地记录着中国航空事业走过的110年。从“冯如1号”展翅翱翔,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再到近年来我国航空装备实现了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由有人向无人、由空中向陆海空全域拓展的重大跨越,并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成新时代航空强国的“两步走”战略目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冯如1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内涵的见证物,复原模型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整个复原过程既是对“冯如1号”研发制造历史、过程、技术性能的一次探索学习,也是对忠诚祖国、敢为人先、不怕牺牲、勇于创新“冯如精神”的学习与传播。

  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再到航空强国,中国航空工业正走在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的新飞跃之路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