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看“红军村”华屋今昔之变

2019-09-21 06:23: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南昌9月18日电(王凯丰)一边是白墙黛瓦的客家小楼,一边是斑驳开裂的土坯房,走进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自然村,新旧反差诉说着沧桑巨变。

    拼版照片:上图为改造前的华屋村;下图为改造后的华屋村。(瑞金市叶坪乡供图)

    华屋自然村位于瑞金市东南部,这座赣闽交界处的小村庄因村民姓“华”而得名。苏区时期,只有43户人家的华屋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

    沿着华屋后山拾级而上,青松掩映,“17棵青松”的故事令人动容。

    85年前,华屋的17位年轻人共同决定参加红军。出发前,他们相约到后山栽下17棵松树,并告知家人“见松如见人”。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17位华氏兄弟最终都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他们再没回来,乡亲们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让后人世代记住他们。

    由于战争创伤、资源匮乏和劳动力短缺等原因,华屋自然村曾经非常贫困,数代人都居住在低矮破旧、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内。2012年之前,华屋自然村119户人家,有103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华屋自然村开始土坯房改造工程,不到两年时间,66栋崭新的客家小楼拔地而起。

    “昔日破旧土坯房,如今新屋亮堂堂;铭谢党的政策好,百姓心安喜洋洋。”村民华辉平在自家房前贴上了这副对联。

    今年53岁的华水林是红军后代,由于家庭贫困,华水林过去一直在外打工漂泊。2015年,他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回到村里承包了8亩蔬菜大棚。一年时间,华水林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华屋首批脱贫光荣户。

    “家里建起了新房子,家门口又有这么好的条件发展产业,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奔波,还可以照顾老人,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家的感觉。”华水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8年7月,华屋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水果蔬菜销售火热、红色旅游蓬勃兴起……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华屋自然村人均年纯收入由2012年的2230元增长到如今的11300元,华屋百姓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