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谁来还游泳池一份“干净”?

2019-09-02 08:29: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入泳前不冲淋,在泳池小便、吐痰、搓澡,携带传染性疾病入池——

  谁来还游泳池一份“干净”?

  8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部分城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抽查情况(第二批)的通知,公布了游泳场所较多的北京、上海、杭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城市游泳池水质卫生抽查情况。此次公布的游泳池水质不合格名单中,共有149家“上榜”,其中北京共有19处。

  每到夏天,游泳就成为一项最热门的运动。游泳场所也成了最受欢迎的“避暑圣地”,特别是对一些怕热的人,游泳,不仅清凉解暑,还可以锻炼身体。然而近年来,游泳池水质不合格等问题屡屡被曝光。入泳前不冲淋,在泳池小便、吐痰、搓澡,携带传染性疾病入池等等,本该清澈透明的泳池,成了藏污纳垢之所,不仅降低了公众游泳体验的舒适度,更是给公共卫生安全埋下隐患。

  在下水游泳之前,你是否关注到游泳场所的水是否干净,是否经常换水或消毒?我们该如何选择一家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呢?而长期以来游泳池水质不达标难题又该如何来破解?

  一汪池水问题多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东城区、海淀区多家游泳馆,实地探访其卫生情况,发现,多数游泳池存在游泳过程不文明行为。在东城区地坛游泳馆,不少游泳者在进入泳池前,并未经过冲淋。

  在北京语言大学游泳馆,由于是暑期,前来游泳的人数量并不算太多,但在泳池吐痰、入泳前不冲淋等现象,也很常见。

  7月下旬,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部署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游泳场所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分两批公布游泳场所较多的北京、上海、杭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城市游泳池水质卫生抽查情况,对这些地区的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尿素、浑浊度及游离性余氯等项目达标情况进行抽检。

  今年7月份以来,江苏省卫生监督所组织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对全省各地公共场所游泳池进行监督抽检。截至8月下旬,共检测游泳池水质904家,合格单位667家,合格率73.8%,主要不合格卫生指标为:尿素不合格率为9.2%,细菌总数不合格率为4.4%,游泳池水和浸脚池水余氯不合格率为17.6%。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郑洋表示,“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现今游泳场所当中出现的主要卫生问题有以下几种。第一,游泳场所水当中的余氯浓度过高或者过低。第二,游泳场所水中检出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微生物的指标不符合相关卫生要求。第三,游泳场所水质浊度、尿素等指标不符合卫生要求。 ”

  此外,他表示除了游泳场所水质问题外,在对游泳场所的一些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和游泳场所附属的设施,比如更衣室、洗浴间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管理制度制定不详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更衣室内有一些二氧化碳、湿度等微小气候指标不合格的情况。”

  泳池“尿素”从何而来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一批公布的游泳池水不达标的名单中,北京地区就有24家位列其中,在游泳池水质不合格项目中,全部存在尿素超标问题。

  经记者查阅发现,在第一批公布的泳池水不达标的116家游泳场馆,有超过半数存在尿素超标问题。

  记者在走访部分游泳者发现,不少人担心游泳场所里面的尿素是不是来自尿液。为什么要检测尿素,它又来源于哪里呢?

  “尿素的指标是我们游泳场所水质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主要是反映出游泳场所水质的卫生状况。”郑洋表示,泳池中的尿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人体的汗液,另外是一些人体的排泄物,还有一个是化妆品。”

  “ 目前尿素指标,大家在正常的游泳过程当中,你是无法体验到它是否超标。必须是经过我们进行人工采样,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之后才能知道这个尿素指标是否超过国家标准。”

  据专家介绍,尿素中会有氨的成份,会与水中的含氯消毒剂产生反应,形成氯胺类的物质,对游泳者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尿素指标超标,也会导致藻类生长增速,而且容易消耗水中二氧化碳,使本来比较清澈的水变得非常浑浊。“游泳场所经营者通过定期补充新水,就能很好地控制尿素的指标了。”郑洋说。

  余氯问题不容忽视

  在检查泳池水质时,余氯是一个重要指标。泳池加氯消毒是最常见的一种消毒方式。余氯指的是游泳场所的池水经过加氯消毒之后,接触一段时间,在水中余留的有效氯。一般来说,游泳场所水质的余氯是指游离性余氯,它是泳池水中消毒中的“活性物质”。

  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两批水质水质卫生抽查不合格场所名单中,除了尿素含量超标外,余氯含量不达标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深圳市卫生监督局环境卫生监督科科长李贤冠说: “余氯保持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可以保证水质的消毒效果,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比如余氯含量过高,可能会对人体的皮肤、粘膜产生刺激作用,甚至会导致气道产生过敏性的症状,余氯还会与水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三氯甲烷等致癌物质。假如余氯的含量过低则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佳,不能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和细菌。”

  2019年我国新颁布的公共场所有关卫生标准中,要求的余氯含量为0.3毫克/升~1.0毫克/升。“在这个范围内,余氯含量既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又可以保证消毒效果,把池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杀灭,同时可以抑制池水中藻类生长。”

  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

  对于如何保持泳池水质的优良,通行的做法是换水。

  “目前各种标准中对游泳池池水换水的时间并没有硬性的规定。而且这个换水的概念也并不是说要把整池水全部换掉。指的是每天定量、定时补充一些新水。”李贤冠认为,我们要求泳池应该每日定时补充足够的新水。“一般而言,我们对泳池要求是每天要补充新水量达到5%~10%,假如是儿童游泳池,因为他对卫生指标的要求更加高,我们对儿童游泳换水量要求更多,一般是在15%~20%之间。”

  郑洋则认为,游泳场所经营者是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加强对游泳场所水质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游泳场所水质检测有三种方式。第一,由经营者自主定期定时对游泳场所的水质和相关的卫生条件进行检测和管理。第二,要求游泳场馆的经营者,每年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游泳场所水质和相关的卫生指标进行一次实验室的检测,检测报告也要贴在游泳场馆的公示栏当中。

  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会下达相关的抽检任务,各个省、市、地相关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游泳场所的水质和相关卫生指标进行监督抽检,之后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向全社会公示游泳场所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和处理结果,让大家能够对整体游泳场所卫生状况有一个非常好的了解和掌握。

  据李贤冠介绍,国家在游泳场所卫生规范中规定,游泳场所应该在入口处设置醒目的标志,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进入泳池游泳。“这种警示标志主要是起到警示作用。 我们要求游泳场所的经营者在泳客入水前,要对泳客进行基本健康检视。”

  李贤冠认为,通过健康检视,发现游泳者有明显的皮肤病,可以要求其离开游泳场。“对于有严重皮肤病的病人,我们往往是采取加强宣教、加强警示,要求经营者加强泳客健康检视、及时劝离等措施。当然我们广大泳客也要有社会公德,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兰德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