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满城汉墓:点一盏长信宫灯,看不尽金缕玉衣

2019-08-29 04:34: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石家庄8月28日电 满城汉墓:点一盏长信宫灯,看不尽金缕玉衣

  新华社记者高博、杜一方

  这里有首次发现的两套完整的“情侣款”金缕玉衣;这里有体现古人智慧和超前环保意识的长信宫灯,这里还有汉代成套的行酒具…………这些都出自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的墓葬。

  作为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的发掘创造了数项考古学之最,充分反映出西汉盛世时期的壮丽风貌。自五十多年前考古发掘以来,专家学者对满城汉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从未间断。

  偶然施工 惊醒沉睡两千余年的历史

  1968年5月,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官兵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陵山施工时,偶然发现了沉睡两千多年的古墓葬。

  时年41岁的卢兆荫作为考古所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听到满城发现古代墓葬的消息,简直是“破天荒”的惊喜。后来,卢兆荫等中央和河北考古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经过两个多月,古墓考古发掘工作终于完成。

  依山开凿的满城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由墓道、甬道、北耳室、南耳室、中室、后室六个部分组成。陵墓布局模仿了地上宫殿,耳室象征车马房和库房、中室模拟宴客厅堂、后室象征卧室并附有象征浴室的侧室,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

  两座墓共出土铜、铁、金、银、陶、玉等类器物1万多件。虽然出土了大量文物,但文物上都未提及墓主姓名。这个神秘的墓主是如何被确定的呢?

  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范德伟介绍,专家们根据墓葬形制、出土文物以及金缕玉衣和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中山内府铜钫一,卅四年”字样,考证出该墓墓主人为西汉中山国第一代靖王刘胜。

  “因为虽然战国和汉代都有‘中山国’,但墓中出土了大量汉代才有的五铢钱,所以这个墓属于汉代中山国,而汉代中山王在位时间超过30年的只有刘胜一人。”范德伟说。

  汉中山王刘胜和王后窦绾的“精致”生活

  刘胜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景帝刘启之子,也是汉武帝刘彻的庶兄。十几岁时被封为西汉第一代中山王,在位42年,正值西汉盛世时期。

  《史记》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范德伟介绍,西汉盛世景象下隐藏着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的矛盾。汉武帝继位后,颁布“推恩令”,削藩意图明显。看破时局的刘胜,选择了一条不理政事、独享安乐太平的生存之道。

  满城汉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如行酒令用的骰子和钱。最具代表的错金银镶嵌铜骰,共18个面,其中16面标有“一”到“十六”数字,另两面为“酒来”和“骄”字,骰子表面用金丝、绿松石、红玛瑙镶嵌出纹饰。

  刘胜和王后窦绾喜欢舞文弄墨。刘胜擅文赋,代表作《闻乐对》《文木赋》受到后人称道。窦绾墓中也出土了研石、书刀等书房用具和古瑟等乐器。

  满城汉墓由于没有被盗,出土文物多,尤其是一级文物比例非常高,代表着汉代鼎盛时的审美与工艺。从出土文物看,陪葬品件件精美,显示着刘胜夫妇的审美水平,用现代的话说,即豪而不土。

  金缕玉衣和长信宫灯是诸多墓葬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国宝”。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墓葬时使用的殓服,刘胜与窦绾墓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外观与人体形状一样,玉衣分为头部、上衣、袖筒、裤筒、手套和鞋子6个部分,均由玉片组成,玉片之间以金丝加以编缀。

  范德伟介绍,这两套玉衣是我国在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玉衣。满城汉墓之前,只是出土过一些玉衣片,人们只能凭借史料的记载,想象金缕玉衣的模样。

  出土于窦绾墓的长信宫灯是汉代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外形犹如执灯曼舞之宫女,宫女呈跪坐服侍之姿态,生活气息浓厚,是汉代女人日常服饰和瞬间仪态的写实。

  满城区文保所所长梁艳东表示,长信宫灯的灯盘可转动,灯罩可开合,能根据需要调节亮度和照射方向。烛火的烟可以通过宫女右臂进入体内,使烟尘附着于内壁以保持室内的清洁,体现了古人超前的环保意识。

  敲开汉世雄风的大门

  卢兆荫在满城汉墓考古发掘前主要研究唐代历史和金银器,因为这一惊世发现,他的研究方向从此转向了汉代用玉制度研究。“满城汉墓出土的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敲开了汉代的大门,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从发掘至今,各部门对于满城汉墓及出土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展示不断深入。自1992年起,满城汉墓在原墓葬遗址上进行科学有序的开发展览,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梁艳东介绍,2014年,当地政府对满城汉墓陵园区进行了环境整治,修建了文物展览室。开放的景区让游客可以“穿越”千年,触摸历史的温度。

  河北博物院陈列体系虽几经调整,但“满城汉墓”始终是其重要一环。“要通过展示,展现汉代人的精神风貌、风俗时尚,使观众在特有的环境中体味历史,获得启迪。”范德伟说,近年来,河北博物院以满城汉墓文物为元素设计研发的文创产品有200余种,不断上新,受到广泛欢迎。

  专家学者对满城汉墓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从未间断。根据文物部门制定的《中山靖王墓考古工作计划》,从2013年至2020年,河北加快满城汉墓未解之谜的研究,考古范围包括陵山主峰上的刘胜墓、窦绾墓,以及在主峰和南侧峰毗连处18座王子坟,山脚下的2座附葬墓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