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借力传统文化:暑期档“热”剧迭出

2019-08-20 02:34: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题:借力传统文化:暑期档“热”剧迭出

  新华社记者史竞男、谢滨同

  “哪吒”横空出世刷新票房纪录,“长安”令人惊艳拉动旅游热潮……今年暑期,带有鲜明传统文化印记的“热”剧迭出,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张力和创新空间。

  借力传统文化“圈粉”

  在今年暑期的大银幕上,《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黑马”,上映第五天就突破国产动画电影内地票房纪录;电视荧幕和网络平台上,《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等一批影视新作“异军突起”。

  热映与热播背后,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影视作品都不同程度融入了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或社会现实,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养分。

  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引发观众热议和好评;《长安十二时辰》呈现出千年长安的文化风貌,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宸汐缘》从服、化、道等细节中彰显中国美学精神……

  电影编剧王大魔认为,从中可看到中国影视产业“从皮相到骨相的进步”。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产影视剧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邓文卿说,传播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当代主流价值观,成为当下文艺创作者的自觉追求。

  用工匠精神打磨精品

  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意识到,大制作、大明星不是“票房灵药”,唯有精益求精、深耕细作,才能赢得观众认可。

  近年来,当代影视剧一方面注重植根传统文化努力创新,以工匠精神打磨精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借助年轻化表达,唤起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传承意识。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参考了博物馆珍贵馆藏以及民间收藏的文物资料等,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服饰、妆容等进行了逼真还原,精心复原了28种供宴会和日常场景所需的唐朝点心,巧妙融入了古法造纸和打铁花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业内人士认为,追求细节的完美,通过作品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让当下观众感受到充盈于作品间的文化意蕴,是这些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哪吒》确定将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上映,外媒评价其“逐渐打破欧美日本对动画电影的垄断”;《长安十二时辰》登陆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并在亚马逊平台以付费形式上线,不少影迷打出满分10分;《陈情令》风靡韩国、泰国,成为评分第一的亚洲电视剧……

  在国外一些博客和论坛上,关于“看中国剧学中文”的帖子不少,热播剧甚至成为国外影迷学中文的“教材”。印尼一网友把《长安十二时辰》中侍女檀棋的造型图和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木兰“对镜贴花黄”的图做了对比,还在网上分享唐代女子眉形、唇形、花钿等妆容的资料图。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研究员赵聪说,国产影视剧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具有中华文化基因的题材进行挖掘和创新,可以在做大文创产业的同时,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