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神捕”王军:千次正义与万般柔情

2019-08-11 18:22: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合肥8月10日电(记者陈诺、朱青)烈日炙烤下的安徽合肥。贴上去的“文身”开始刺痒,“大金链子”滚烫地贴在皮肤上,王军汗流如注。

  没有人知道,这位看似悠闲的“社会人”,已经持续几个小时没有喝过水。只有他身上几副沉甸甸的手铐仍在和他一起静静等待犯罪嫌疑人露面的时刻……

  14年巡警生涯,亲手抓获1029名嫌疑人,无数次将身处险境的市民带回安全平静,这就是人称“庐州神捕”的合肥市公安局庐阳分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王军。

  初心:从守国到守民

  “要么从军,要么从警”,这是王军的职业理想,而他都实现了。1992年入伍武警部队,2005年退伍后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王军出现在合肥市最热闹的庐阳区街口,成为一名路面巡警。

  王军至今难忘他成为警察之后的第一场“战役”:2006年初的一个冬夜,王军和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3名初出茅庐的小毛贼制服。当汗水湿透厚厚的冬衣,王军发现,要守护眼前的城市,守护这万家灯火,这条路绝不容易。

  从此,庐阳区成为他给自己设定的新“战场”。为了熟悉它,刚工作的王军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双脚上。走路、骑车,他把这个街巷最复杂的辖区犄角旮旯都钻了个遍。

  用双脚,用手画,久而久之,比GPS卫星定位还要精准的一张张地图便印在了王军的脑海里。哪个路段什么时间堵车、哪条小巷能“抄近路”,对于辖区,王军比对自己的家还要了解。

  比王军双脚还要厉害的,是他的双眼。练就一眼辨忠奸的“火眼金睛”,靠的是不断比对网上逃犯的照片。在巡逻的路上,在人群中他连与嫌犯耳朵轮廓相似的细节也不会轻易放过。

  对于犯罪嫌疑人,王军认脸还要“认心”。他常在业余时间跑去刑警队“取经”,旁听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与此同时,他买了不少犯罪心理学的书籍,琢磨钻研。

  为了悄无声息接近“猎物”,“神捕”需要百变。王军口袋里习惯性揣着文身贴、黑墨镜、金项链、黄马甲,或许此时还是王警官,接近犯罪嫌疑人的那一秒就变身“社会王”。

  14年间,王军曾调任派出所工作,但最终还是回归了巡警职业,“我就喜欢这种从每条街道出发打击犯罪的感觉。”王军说。

  使命:正义不退

  500米、1公里、3公里……22岁的盗抢犯罪嫌疑人体力不支一屁股坐在合肥的闹市街头,他最终没能甩掉“神捕”王军。在歹徒后面拼命奔跑,在枪口之下忘我上前,在死亡面前不退不惧。14年里,“退意”二字从来没有出现在王军的字典里。

  2011年1月14日,一名携带钢珠枪支和刀具的男子闯入医院,威胁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王军在对方拔枪时冲上前去,踢飞枪支,制服了嫌犯。“没顾上想太多。”王军笑笑说,事后他和同事们回到路边摊上,把吃了一半丢下早已凉透的晚餐吃完,继续接下来的巡逻之路。

  14年来,王军记不清自己曾多少次身陷不同的险境:黑洞洞的枪口近在眼前,挥舞的菜刀扑面而来,从两层楼的高度坠入恶臭的粪池,大雨的泥地里徒手肉搏……唯一相同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开过紧握嫌犯的双手。

  2019年4月2日,王军仅用了9个小时,就抓获了他的第1000名犯罪嫌疑人。平均每4天就有1名嫌疑人栽在他手里,在这种“神捕”速度的背后,是900多份亲手写就的“抓捕心得”,是日日夜夜不眠不休的蹲守,是在每条大街小巷的舍命追逐……

  柔情:“铁手”下的温度

  王军抓捕千人的纪录仅在3天后就刷新到了1001人,他的“战绩榜”进入四位数。然而王军宁愿它跳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抓捕的嫌犯越少,说明我们的治安就越好,老百姓身边的风险也就越少,作为一名警察,唯愿天下无贼。”他说。

  更多的时候,王军还是喜欢行走在这座城市的灯火阑珊处,他和他的巡警同事们感知着这座城市的体温。由市民们叫响的“庐州神捕”有着一双彰显正义从不缺席的“铁手”,然而,王军更代表着另一种温度,一种守护之人的万般柔情。

  2012年8月,一名年轻女子轻生,从当地蒙城路桥跳进了环城河。听闻警情,王军飞速赶到现场,二话不说飞身跳入河中。盛夏的环城河正是淤泥发酵的时候,王军就在充满腥臭味的河水中四处搜寻,直到找到轻生的女子。

  多年的巡警生涯里,对于犯罪嫌疑人,王军也始终没有忘记人性的温度。他给伏法的嫌疑人买过包子,也在抓捕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嫌疑人的家人和孩子的恐惧感。

  2019年7月,在蚊虫叮咬和热浪裹挟中的地下车库守候了10个小时,王军和同事终于等来了驾车在逃的嫌疑人洪某。

  “我当时已经把警棍攥在手里了,准备等他停好车,冲上去把他控制住!”然而王军忽然发现,副驾驶上还有嫌疑人四岁的女儿。

  王军把手里攥的满是汗水的伸缩警棍揣进裤子口袋,摆手示意同事暂停抓捕。王军悄悄靠了上去,将警官证包在手心里向洪某亮明身份。洪某先是很惊讶,继而平静下来,请求让他回一趟家,安顿好妻女。

  王军以洪某朋友的身份,陪着他回家吃了一顿特殊的晚饭,孩子最终并未发觉异样。“谢谢你们没有当着我老婆和孩子的面抓我。”在被带进办案区前,洪某转身对王军连声道谢。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即便荣誉贴满墙,称号数不胜数,在王军看来,群众叫响的“庐州神捕”才是他最爱的外号。

  对讲机里再度传来指令,这是这座城市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夏日,“神捕”王军正了正帽子,烈日骄阳下,他再度出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