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民健身日”活动丰富多彩 科学健身助力健康中国

2019-08-08 18:40: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题:“全民健身日”活动丰富多彩 科学健身助力健康中国

  新华社记者吴俊宽、王浩宇

  2019年8月8日是国家第11个“全民健身日”。过去十年间,中国的全民健身事业经历长足发展,各地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百姓健身热情愈发高涨,科学健身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恰逢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参与为全民健身事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无限希望与活力。新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卫生健康事业指导思想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开启了全民健身人人参与、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的全新主旋律。

  “全民健身日”活动形式丰富、参与广泛

  今年的“全民健身日”是星期四,为方便全体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日”特色示范活动在8月3日至11日集中开展,各项活动坚持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便民惠民”原则,通过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民健身日”主会场广播体操、工间操集中展演暨“健康中国行动”主题推进活动3日在陕西西安举行,78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演代表集体做第九套广播体操。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千人健身气功表演、越野滑雪滑轮、旱地冰壶、旱地冰球等全民健身展示展演活动。

  同一天,2019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在沈阳奥林匹克公园启动。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主要参与人群以青少年和学生为主,秉承“走进城市,走近百姓”的思路,活动期间,“国家队训练公开日”“冰雪项目体能大比武全民挑战赛”“全民冰雪公开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冰雪主题活动来到群众身边。

  在黑龙江,少数民族门球赛上各族运动员通过比赛切磋球技,结交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在海南,当地结合海岸沙滩自然生态优势,推进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亲水运动在群众中的普及;在线上,“向上吧,中国!全国全民引体向上大赛”线上挑战活动为期近1个月,同时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学健身故事征文,传递向上的力量;在甘肃、浙江、广东、青海等地,中国残联以残疾人为主体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生活,培养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今年的“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开展范围遍及全国,开展项目涵盖冬夏,参与人群全面覆盖,力争不断拓展活动影响的时空范围。

  中国全民健身实践吸引世界瞩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人对于体育的理解和认知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体育运动的观赏者进阶为亲身参与者。2009年第一个“全民健身日”的启动,更是为这种健身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强力催化剂,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意产生了深远影响。“全民健身日”虽是一天的节日,但引领效果贯穿整年,影响范围辐射全国。

  尽管在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十年间,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涌现出一批如江苏常州、重庆万盛、青岛城阳等全民健身工作卓有成效的模范典型。这些“样板市”“样板区”不仅为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同时对于世界群众体育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今年4月在重庆举行的2019“全球活力城市”中国方案研讨会期间,国际群体协会(TAFISA)的韩国籍主席张周镐在考察了重庆万盛的全民健身开展情况后,称赞当地是“群众体育的天堂”,并希望中国能够成为世界群众体育运动的中心,带动整个亚洲的群众体育工作发展起来。

  “全球活力城市”是由国际最权威群众体育组织TAFISA主导、国际奥委会支持的一项国际群众体育领域重点项目,此次中国方案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组织专家就“全球活力城市”亚洲标准研制进行座谈,未来亚洲地区所有城市将通过这一由中方主导制定的标准进行“全球活力城市”评选。这也意味着,中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成功实践获得了权威国际组织的认可。

  全民健身守好健康关口

  2018年5月到11月这半年的时间里,61岁的高血压患者李乔都会定期佩戴心率手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联合指导下进行健身锻炼。

  安徽省体育局从合肥庐阳区筛选了100余名像李乔一样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患者,开展体医融合慢病干预试点工作。在进行医学体检和健康体适能测评等评估后,由医疗、运动专家为这些慢病患者开具运动处方,同时给予线上线下的专业健身指导,并根据每个人的指标变化和感受不定期对运动处方进行微调。

  根据运动处方建议,饮食口味偏重的李乔减少了盐的摄入量——一天不超过6克,并且每天坚持一早一晚出门锻炼,保证每天两小时左右的锻炼时间。

  “几个月下来不仅对血压控制效果明显,自己也知道怎么运动、生活对身体好。”李乔说,如今他和老伴都养成了锻炼的好习惯。

  体育运动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能有效预防疾病,对慢病的防治也大有裨益。未来,在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大健康”工作思路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体医融合试点将在全国各地呈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人将像李乔一样,接受个性化运动处方的科学指导,享受健康中国行动带来的红利。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明确要求,要广泛实施全民健身行动。“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努力打造百姓身边健身组织和‘15分钟健身圈’。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把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高校的考核评价。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少于90.86%和92.1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

  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开,便于操作、便于参与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业已成型。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树立“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积极投身全民健身事业,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通往健康中国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