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2019-08-01 16:36: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1)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鸟瞰高原古城拉萨(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新华社拉萨7月31日电 题: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新华社记者段芝璞、边巴次仁、刘洪明

  这里是世界屋脊,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高寒缺氧,条件艰苦;

  这里是雪域高原,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亚洲水塔,生态脆弱;

  这里的人民,曾经在封建农奴制枷锁下,生不如死;这里的经济社会,曾经在封建农奴制桎梏下,停滞不前。

  70年前,人民共和国新生,西藏高原从此也迎来了新生。

  70年来,这片高天厚土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正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顽强的拼搏,沿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2)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西藏拉萨市第一小学藏族学生参加毕业典礼(5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人的全面发展变化:从“当牛做马”到“当家做主”

  早春3月,56岁的格桑卓嘎如期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履行她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

  已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格桑卓嘎,是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办事处塔玛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履职多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党和政府对西藏的事情格外看重,特别关心。”曾是农奴后代、如今已是人民代表的格桑卓嘎动情地说。

  经历过寒冬的人,才懂得珍惜太阳的温暖。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相继迎来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彻底改变了占西藏人口总数95%以上的广大农奴的命运,释放了他们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懂藏、汉、英三种语言的拉巴片多,曾当过导游,如今是一位专门研制销售藏香的企业家。她说,民主改革后母亲响应政府号召到陕西咸阳上学。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从小接受了正规教育。在生产传统藏香5年后,拉巴片多的团队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开始生产藏素香。目前,年销售额达450万元。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3)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演员在西藏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内表演藏戏(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知识改变了她们母女两代人的命运。

  如今,西藏已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各族人民受教育权得到充分保障。2012年起,西藏全面落实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政策;到2018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5年。

  今年3月初,从事西藏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与发展研究40年的刘务林研究员,获颁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这是西藏自治区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首次评选杰出贡献奖。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德庆白珍、次巴卓玛等7位藏族科研人员,也凭借“藏医催泄疗法治疗黄疸型肝炎”成果,获得了三等奖。

  越来越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正在为西藏发展注入更多新能量。

  西藏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尼玛扎西教授,1988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使藏文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中首个拥有国际标准、获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证的文字。目前,他们正在研发基于神经网络的藏汉文机器翻译系统。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廉湘民说,建国70年来西藏最大的变化是人的变化,实现了人人平等,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西藏在祖国怀抱中创造了伟大奇迹,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4)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西藏日喀则市农民在用农机收割青稞(2018年9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从“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

  2018年底,随着一趟CA4401次航班降落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乘客索娜德吉成为西藏民航迎来的第500万名旅客。这是西藏民航史上的标志性成就,也是西藏打破交通瓶颈奋力发展的成果。

  如今,西藏基本形成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至去年底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78万公里,全区所有县通公路;已建成通航的5个机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92条;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2014年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拉萨至林芝铁路现已进入铺轨阶段。

  天上的“路”和地上“天路”,让世界屋脊不再遥远封闭,也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5)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拉林段(2018年10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西藏农牧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2018年,西藏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134.14亿元,粮食产量达到104.9万吨。农牧业特色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具有西藏高原特色的农牧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现代工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西藏已建立起一个包括能源、轻工、食品加工、民族手工业、藏医药等2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从1959年的0.1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4.51亿元。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快速推进。2018年接待游客3368.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0.14亿元,10多万农牧民借助旅游业增收致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成效初显。

  西藏的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人民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018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7.63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797元和11450元。经济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各族人民,民生阳光普照高原大地。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6)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这是新修建的拉萨市环城路(1月11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医疗水平不断改善,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过去的35.5岁提高到如今的68.2岁。

  ——初步实现用电人口全覆盖,区内主电网延伸到62个县(区)。

  ——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群众普遍住上安全适用房屋;近10年来投入资金60.35亿元开展了六千多个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7.1%和98.2%,文化产业年产值达46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数达370.7万人次。

  脱贫攻坚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西藏打造“专项扶贫、行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援藏扶贫”的“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到2018年底,累计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6万人,目前已实现47.8万人脱贫,55个县(区)摘帽,贫困发生率由五年前的35.2%下降到8%以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7)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这是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野生动物(1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新时代新发展蓝图:从高速发展到绿色创新发展

  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的西藏那曲市双湖县,位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生存天堂。如今,双湖县正在探索“生态兴县、生态富民”发展模式,为保护高海拔地区天然的冰天雪地,当地暂停了普若岗日冰川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和旅游接待服务。

  西藏自治区大力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大幅进步,经济社会正循着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奋勇前行。

  58岁的藏族群众边久,是山南市扎囊县一个苗圃基地的负责人。十几年来,边久培育的数百万株树苗,从雅鲁藏布江两岸种到阿里、日喀则等地,不仅为青藏高原带去了一片片绿色,也为他和家人带来每年几十万元收入。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主题词。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8)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这是西藏仲巴县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和湖泊(2018年9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近年来,西藏先后制定出台30多部地方性法规,严禁环境污染风险大的项目进入西藏,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政府“一支笔”审批制度、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如今,西藏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0%。全区建立了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近4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百姓增收致富。

  波密县地处西藏东南部,拥有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聚集地。在旅游业发展中,波密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严格落实环保措施,打造冰川观光品牌。55岁的村民扎西朗加刚刚牵马送客走了个来回,休息不到半小时又出发。“游客骑马每人100元,马帮收入每户每年5万多元。”他说,家中有3人在景区上班,每年收入12万元以上。

  如今,雪域高原也在掀起一股创新创业的浪潮。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9)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西藏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两岸种植的树木(7月16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2007年从西藏大学本科毕业后出国研读计算机专业硕士的藏族青年吉美,去年回国在拉萨创办了泽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数字传媒领域技术开发与运营,并提供藏汉英三语配套软件相关信息服务。“我是土生土长的拉萨人,这两年西藏有关创新创业的政策也很吸引人,所以回乡打拼。”他说。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双创载体74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23个;各类双创载体已拥有运营管理人员536个,吸纳创新创业团队及企业1338家,吸纳就业14000多人,其中高校毕业生2100余人。

  “成绩有目共睹。相信处在大发展中的西藏,未来的前进步伐会迈得更大、更坚实。”四川大学教授罗绒战堆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10)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科学家对羊卓雍错全面测深(7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图文互动)(11)人间奇迹在高原——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发展成就纪实

  在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来自安徽的援藏医生梁有峰(左二)带领医生们查房。“组团式”医疗援藏提升了山南市医疗水平(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