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职业的冰与火:人才供给不足 新机遇市场需求量大

2019-07-28 16:28:1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一面是新机遇、市场需求量大,一面是人才供给不足缺口大——

  新职业的冰与火

  前不久,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数字化管理师、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这些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也为就业市场带来了一股方兴未艾的新潮之风。这些新职业的职业内涵、从业方式,相比之前发生了显著变化。

  近日,记者在进一步采访时发现,一面是新机遇、市场需求量大,一面是人才供给存在缺口,尚存在就业求职冰与火并存的情况。

  热:新业态新职业新机遇

  从年薪7万元到25万元,收到40多家企业的offer,黄祖胜实现了职业发展的“华丽转身”。背后的秘诀就是黄祖胜的新身份——数字化管理师。这也是这一批13个新职业中的一个。

  从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数字化管理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来看,按照每10:1的比例做数字化管理师人才配备的企业,比没有数字化管理师的企业工作效率高出35%~50%。

  了解到这些社会需求后,经专家严格评审、公示征求意见,并按程序遴选,最终数字化管理师入选本批新职业。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国数字化管理师数量超过100万。

  包括数字化管理师在内的这13个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这位负责人介绍,这批新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可以分为以下3类。

  ——产业结构升级催生的新职业。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其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增,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4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这些新职业属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普遍具有较高学历。

  ——传统职业变迁而来的新职业。随着新技术的采用,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越来越智能化。工业机器人开始替代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力,这使得对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系统运维员的需求剧增,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新兴职业。同时,大量无人机的使用使无人机驾驶员成为新兴职业。

  ——信息化应用衍生出的新职业。信息化如同催化剂,使传统职业活动内容发生变革,从而出现有如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等新职业。随着物联网在办公、住宅等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安装调试从业人员需求量激增。

  冰:人才缺口大,培训须与需求紧密衔接

  新职业的发展,人才是根本。

  近来,关于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的就业景气报告陆续公布。在对从业人员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同时,这些报告显示,新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缺口。

  从预计未来5年电子竞技员人才需求量近200万人,到未来5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人才需求量或近500万人。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产业升级、新业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过程中,职业细化必然产生,新职业为80后新生代的青年群体,创造了比较好的就业机会。

  职业的更新提速,无疑给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要想提高效率、实现数字产业化,具备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数字化管理师人才不可或缺。由于人才缺口大,作为一个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培训却成为阿里钉钉的一大副业,阿里钉钉副总裁朱立华自己也没料到,公司会将大量时间用于推广培训。“这个职业对基本素质有一定要求,而且要有大局观,一般来说企业管理岗位的人才,做这个职业最合适。”

  目前,不少企业已推出了职业培训项目。《2019年生活服务业新职业人群报告》显示,67%的新职业者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支持新的就业形态”,具体来看,可通过降低经营许可办证难度、普及职业教育、加快新职业认证等措施促进新职业发展。该报告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应出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新职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为新职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新职业的发布,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将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统一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快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工作,有利于建立动态更新的职业分类体系,完善职业标准体系。(记者 李丹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