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代步工具违法上路安全堪忧

2019-07-26 19:24: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备受年轻人青睐但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代步工具违法上路安全堪忧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原本只能在公园、休闲场馆内使用的体育休闲娱乐工具,却成为部分上班族的代步工具

  虽然已有明文禁止,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老年代步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禁止上路却屡禁不止;电动自行车大量存在违规载人以及超载现象;地铁里携带、骑行滑板车甚至自行车的情况屡有发生

  电动滑板车、老年代步车等在生产环节存在诸多质量问题,违规上路不仅会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给社会交通安全状况增加负担,严格治理代步工具违规上路势在必行

  6月27日中午,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小学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白色电动代步车撞倒11名行人,其中6人为学生。肇事者为老人。网友在评论中质疑,“这种车为什可以上路”“这车上路没人管吗”。

  无独有偶。7月4日晚上,河南省新密市一儿童在路上骑平衡车,其家人竟然骑着电动车在旁边“护航”,这一危险行为被群众举报。有媒体从西安市红会医院了解到,进入暑假,医院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因骑电动平衡车而摔伤的儿童,大多上肢或下肢骨折。

  老年代步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禁止上路为何却屡禁不止?如何才能有效遏制这种现象?日前,《法制日报》记者在北京街头进行了采访调查。

  代步工具横行无忌

  早晚高峰尤为突出

  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原本只能在公园、休闲场馆内使用的体育休闲娱乐工具,却成为部分上班族的代步工具或公路运动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对于违法上路行驶的,将予以50元以下罚款等处罚。据了解,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和旱冰鞋一样属于滑行工具,是体育休闲娱乐工具,按照规定不允许在道路上使用。

  2018年11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施新修改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明文禁止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违法上路,违法者将面临扣留器械并罚款200元的处罚。

  虽然已有明文禁止,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7月18日至19日,《法制日报》记者连续两天在出行早高峰时间来到朝阳区望京启阳路、双井、大望路附近进行实地调查。

  7月18日上午9时左右,望京启阳路,一位年轻女士骑行电动滑板车穿过人行横道进入望京东路。7月19日上午8时50分左右,一位男子踩着电动平衡车疾驰而过。

  由于在望京东路与启阳路交汇处并未找到相关执勤人员,《法制日报》记者采访了附近金辉大厦的安保工作人员。据他介绍:“这些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主要会在早晚高峰出现,其他时间段很少,几乎见不到。”

  7月18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法制日报》记者在西大望路看到一位年轻女士脚踩电动平衡车,其间还低头看了一眼手机。7月19日,西大望路,一名男子踩着电动平衡车违法上路。

  在调查中,《法制日报》记者注意到,脚踩电动平衡车上路的违规者几乎都是边骑行边看手机,这些“低头族”一般都会时不时地抬头瞄一下路况,然后继续肆意穿梭。

  7月19日早高峰,双井附近过街天桥上,一位女子直接将电动滑板车骑行到了过街天桥上。

  除此之外,骑行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人群中,还大量存在违规载人以及超载的现象。例如7月18日上午,在望京附近,《法制日报》记者就看到有一辆电动自行车上,父母前后依次坐着,而小女孩站在踏板上。

  携代步工具进地铁

  严重影响乘客安全

  《法制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地铁中携带、骑行滑板车甚至自行车的情况屡有发生。

  7月19日,在地铁八通线四惠东站进行实地调查过程中,乘客刘女士跟《法制日报》记者讲起了她的一次经历。

  “当时早高峰,地铁内挤得不行,有一个小伙子在高碑店站上来,手里提了一个滑板车。到四惠东站的时候,大家都忙着下车,我下车时就被他的滑板车给绊倒了,倒在车门和站台的空隙那里,特别危险。”刘女士回忆说,“我当时特别生气,但因为着急上班,也没过多追究,就生气地说了他两句。”

  此前,在北京地铁5号线雍和宫站,有一名男子携带折叠自行车乘车。出站前,男子在月台上将车子恢复原样,并搬了出去,其间也碰刮到了其他乘客,引起不满。

  采访中,多名地铁工作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高峰期客流量集中,携带自行车,尤其是不能折叠的自行车或滑板车进站,会对其他乘客的安全造成影响,但对于很多带着自行车进站的乘客劝阻效果不佳,至于在地铁内骑行的人更是难以劝阻。

  “原则上,折叠自行车是可以携带进站乘车的,但是要看折叠后的体积有没有超过规定大小。在安检时根据体积判断,能不能进站乘车。”据地铁传媒大学站进站口的安检员介绍,目前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电动滑板车不能带上地铁,但是乘客守则中对乘客携带行李作出了限制。

  目前根据北京地铁相关规定,严禁携带超长(1.8米以上、宽0.5米以上)、易碎(如玻璃及易碎玻璃制品等)、笨重(如自行车、洗衣机、电视机、台式电脑显示器、电冰箱等)、妨碍公共卫生、车内通行和容易污损地铁设备和站、车环境的物品及动物进站乘车。

  “但在车站内、车厢内是明确禁止从事滑板、轮滑、自行车等运动的。根据相关规定,可以给予警告,并可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上述安检员说。

  严格治理势在必行

  共同维护交通秩序

  路上正在堵车,公交车迟迟未来。只见一个人骑着电动滑板车飞驰而过,时速目测不低于20km/h,有时还戴着墨镜穿着冲锋衣,双手抱胸,俨然电影《黑客帝国》里基努·里维斯的样子……在《法制日报》记者的调查中,这样场景多次看到。

  然而,这种时速下的安全问题总容易被人们忽视:2015年,上海一年轻男子驾驶电动滑板车行驶在一处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附近,突然走出来一名行人,年轻男子来不及刹车,撞倒行人,行人因医治无效死亡;同年,北京市居民陈某在下班路上驾驶滑板车,与一辆机动车相撞,造成中型闭合型颅脑损伤,后鉴定为十级伤残;2018年7月,北京市居民小张驾驶电动车将一位60岁大爷撞伤,致其锁骨骨折、头部受伤。

  北京市交管局7月19日通报称,今年6月以来,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多,夜间23时至次日2时交通事故占比较大,事故死亡人数占总量的28.7%。此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三轮车发生的事故非常多,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50.5%。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老年代步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车等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代步工具。但目前,这些代步工具在生产环节存在诸多质量问题,违规上路不仅会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也会给社会交通安全状况增加负担,严格治理代步工具违规上路现象势在必行。

  在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海波看来,这些违规出行工具所造成的交通隐患较为严重。比如说,老年代步车其实是一种非标车辆,它的安全标准、技术标准等都是比较低的,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国家对于电动车所引起的交通事故也有相关统计,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都很高,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一辆车要上路行驶的话,应该对自身和第三人达到一定标准的保护作用,如果连这个标准都达不到就容易造成意外伤害。”黄海波说。

  针对有人提出,包括老年代步车、电动平衡车等在内的代步车辆为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黄海波认为,“在方便和安全之间做抉择,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看有没有可替代的方法。不能因为自身方便就违反规定上路,这会对交通秩序造成影响”。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督导张柱庭同样认为,“比如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这种车就不应该上路,再方便也不能当交通工具,可以到固定场所、封闭区域内使用”。

  如何才能有效管理这些被禁止上路的车辆?

  “教育和管理要结合起来,才能减少违规上路现象的发生。”黄海波建议,从公民自身来讲,公众要有守法的意识,交通秩序是靠大家共同来维护的,如果只想着自己便利,就会破坏交通秩序;其次,从执法部门来讲,违法行为应该加强处罚措施,这样才可以营造正常的交通秩序。

  (记者 赵丽  实习生 谢惠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