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专家分析不良PUA组织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

2019-07-22 17:24: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传授骗财骗色技巧且鼓励自杀

  专家分析不良PUA组织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

  不久前,江苏警方发布通报称,省、市两级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成功查处一起搭建网站兜售非法PUA教程,传播涉及实施诈骗、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的案件。这起案件是全国首例查处发布违规违法PUA信息的行政案件。

  根据警方发布的通报,公安部此前在“净网2018”专项行动中要求各地对网上兜售违法违规PUA教程开展清理整治,但因此类案件在法律适用和取证等方面存在争议和困难,公安机关在清理相关信息、关停相关网站的过程中,一直未能对发布者开展有效打击。

  PUA的全称为Pick-up Artist,原意是“搭讪艺术家”。多数公众对于PUA并不了解,对非法PUA的危害更未引起足够重视。那么,从法律层面应该如何打击治理非法PUA?

  恋爱课程收费居高

  隐私信息上传网络

  尽管某些PUA组织教授内容低级恶俗,但依托于网络逐渐蔓延,而且普通人对此并不了解。2018年,民间互助组织“小红帽”开展了PUA认知情况的全国性调研,收到了将近600份由PUA接触者与学习者填写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36.78%的受访对象了解PUA不到一年时间。

  另据公益人士介绍,某些不良PUA群体成员在所谓“导师”与各种被奉为“恋爱圣经”的指点下,按照所传授的课程进行实际操作,以被吸引对象的人数作为课程是否达标的标准。

  《法制日报》记者以咨询为名,联系了某PUA网站工作人员后得知:目前此网站已经改名。针对有意愿的用户,网站会让用户扫描小程序码,里面的内容主要是恋爱情话,包含大部分男女聊天话术,共计10个板块99个关键词。

  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恋爱话术课程需要199元,恋爱脱单约会课程为198元,付款之后,会获得800G的恋爱课程资料,进入不同的微信群后,需要发红包笼络人气。同时也会设置不同的授课方式,私人课程需要3500元上下不等的价格。课程培训则主要是群主和成员通过微信群聊天的形式进行。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记者加入到PUA聊天群之中。

  在聊天群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学员都属于情感受挫或者感情正在进行时的状态,他们会直接说出自己的问题,还会将男女双方的聊天记录和基本信息,包括姓名、照片等发到群里。更有甚者,会将其在大街上拍下偶遇女生的视频发到群里。

  对此,群中其他成员会作出回应,给对方支招。群主(网站工作人员)则会直接给出操作步骤,并且经常发布一些关于女性心理的内容,比如推送类似于“带你马上了解某某某”等字眼的文章,还会要求新学员不断在不同的社交软件多次实践,积累经验。对于有代表性的案例,群主会发布到个人社交平台,进行传播,但内容比较雷同,真实性不易确定。

  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位学员在聊天成功之后,几乎会在群里说明每一个行动细节,并称“我可以统计一下成功率是多少,分享一下”。还有的学员称,自己会根据不同阶段接触到的课程,同时和几个女孩聊天,测试不同的效果。

  实际上,上述情况在不同PUA培训群中都存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交流,群成员会直接发布一些涉及女性个人隐私的内容,包括女性照片、视频。在某会员群中,记者发现,有些PUA学员会在与女性搭讪聊天时,就将女性个人照片和所了解到的信息,包括个人工资状况和地址等发到群里。甚至还有人会将情侣间的不雅小视频上传至网络。

  五步陷阱控制情感

  挑战道德法律底线

  那些参与PUA培训课程的女性,则被称为FPUA,即女性吸引艺术家,或被直白地称呼为撩汉达人。

  在某FPUA平台中,记者同样看到了五步情感操控术,其中包括榨取术等,还称“男人如同手中的玩物”。对于具体内容,则称这是“封禁内容,核爆效果,不作介绍,仅供学员内部参考”。关于“五步陷阱”,涉及自尊摧毁,情感虐待,极度榨取,自我伤害等,这些课程原售价19800元,打折之后售价9800元。

  据了解,上述“五步陷阱”,无论对于PUA还是FPUA来说都存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角色带入和标准流程,进而实施情感控制的办法,颇受一些学员追捧。

  在上述平台最新发布的学员成果中可以看到,经过FPUA导师的“指导”,“对操作男生一无所知的小白”也多次拿到了男方微信转账总共近万元。

  这个平台的作者还曾发布文章《教你弄死一个男人》,阅读量多达2万条。记者注意到,其中包括用一些伤害手段和心理攻击对他人进行身心和情感打击,涉及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问题。

  “小红帽”创始人孔唯唯告诉记者,在不良PUA行业中,存在一些违法的迷药甚至有害产品,使女性在不知道、不能够或者不敢反抗的情况下被诱使或强行发生性关系,涉嫌性侵、强奸等;PUA主打的“榨取技术、逆向合理化、夸大错误、推拉”等技巧,对同居伴侣进行身体、精神、性及经济方面的侵害,与反家暴法精神相违背;一些PUA课程还会发布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言论,搅乱社会秩序,且打着心理咨询师的名号却不提供相关服务。

  采访中,记者发现,某些PUA组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长期活跃于线上,非常警惕。比如当记者询问某PUA网站内部情况时,此网站工作人员立刻拒绝回答。

  强化网络安全监管

  警惕各种洗脑言行

  根据警方发布的通报,长期以来,网上的类似信息往往涉及道德层面,部分专家认为此类言论低俗,应该清理,但尚无明显违法,对发布者查处在法律适用上较为保守。不法分子采取隐晦的表达方式规避打击,有恃无恐,挑战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严重威胁到广大网民,尤其是女性网民的合法权益。

  打击非法PUA,在法律上面临哪些难点?

  在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起淮看来,PUA是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问题,属于一种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异性交往,的确有一些技巧。但目前有些人将其专业化,甚至转化为对异性权益的侵犯,这就涉及相关法律问题。从法律层面来看,PUA有时通过类似于传销的形式进行,具有违法犯罪的性质,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也破坏了社会道德风尚。

  “PUA从引入到不断发展。如果是正常的恋爱行为,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和基本礼仪,但现在成为一种技巧性较强的手段,甚至出现犯罪行为,这就急需法律加以规范。”张起淮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由于不良PUA组织涉嫌传授骗财骗色技巧,而且鼓励人们自杀,因此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学员一旦接受PUA课程进而作出违法行为,那么传授者和学员就形成共犯。如果不良PUA组织明知学员会利用这些方法去欺骗别人,还传授这些课程,那么就涉嫌诈骗罪。不良PUA不仅突破了刑事法律底线,而且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和公序良俗。

  “此外,不良PUA组织还发布一些低俗虚假广告,以此进行牟利。不良PUA组织对外把学习效果吹嘘得神乎其神,实际教授的可能是胡编乱造的一些所谓的心理学知识,包括一些低俗、违法的话术和骗术,涉嫌违反广告法,必须要追究这些不良PUA组织的法律责任。”朱巍说。

  朱巍认为,PUA之所以比较难发现和甄别,主要是因为相关网络监管立法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网络广告,包括网络内容的监管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网络安全监管,能够提前发现这种违法行为。对于类似的违法行为,发现之后要通过刑事手段进行查处和惩治。

  朱巍建议,打击治理不良PUA,可通过研究适用罪名作为突破口。比如学员按所学内容实施犯罪行为后,涉嫌违反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同时PUA组织可能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等,应当针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法律适用讨论,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不良PUA还有可能涉及传销。对于类似组织,尤其要注意其后期是否会转化为传销或者具有邪教特征的群体,是否会出现比较广泛的洗脑行为。”朱巍说。

  张起淮则认为,不论是立法层面,还是宣传教育层面,都应该严格查处和控制不良PUA。尤其在宣传教育层面,应不断思考如何引导男女健康交往以预防这方面的犯罪,如何树立更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等。(记者 杜晓  实习生 袁小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