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老中医刘翔告诉你
沈阳泽润肥业有限公司
吉美家,装饰你美丽的家
中秋送礼就送酒搭档
北京丰亮君发建筑工程
天堂寨深秋
豪澤格芮酒店礼遇非凡旅途的等待
体验盛唐文化和历史
在鼓浪屿文艺地慢生活
冬季国内最佳温泉去处
难以抗拒的秋色诱惑
甘肃 为什么是你
紫金绿茶红茶获殊荣
潍坊滨海建设生态绿色
花海是最深沉的幻觉
世界上最美的工作
宁夏观光夜市正式开业
山东荣成:天鹅舞朝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教育部打造“金课” 到明年将有3000门精品网络课程
2019-07-11 17:37:50
信息来源:
发布者:艾森新闻网
点击量:
随着5G通讯技术应用的加速推进,网络高速公路畅通无阻,视频课堂将迅速普及。在线课程成为优化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国民科学素养的主要抓手。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很显然,今年的认定工作将成为视频课堂优化教育资源的拐点。
“大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用、学,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变轨超车’的关键一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通知》明确,鼓励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高水平课程申报;鼓励有利于对外传播的双语课程申报。
教育部日前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2500门慕课上线,超过2亿人次学习者,我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并成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举措。
慕课也叫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依托互联网,它能让不同地区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享受到优质课程资源。
“中国慕课建设自2013年起步,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同心同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国内高校和机构陆续建成10余个各具特色的慕课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所高校在网上开设慕课,44000人次的西部高校教师接受了慕课应用培训。来自国内19所高校的200余门优质慕课先后登陆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著名课程平台。”吴岩表示。
我国很早就开始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
2012年是世界慕课元年,教育部于当年8月派出了考察团赴美国、日本进行考察。2013年4月,中国多所高水平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开始在国际著名的课程平台上开课。2013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网络开放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在顶层设计方面做了制度安排。2013年10月,中国第一个慕课平台上线。2014年4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多家慕课平台也开始上线服务。
用2万门精品课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也促进了慕课的开展。
201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慕课建设要以“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为方针,加强应用共享,加强规范建设。2016年6月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部属高校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提供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2016年9月的《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将学生有组织地学习在线开放课程纳入学分管理。
2017年,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启动。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高岩说,我国的慕课建设从一起步开始就明确了要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因此其主要定位于大学内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学习者,跟国际上发达国家慕课主要应用于社会学习者不一样。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不宜采取统一的模式,因此中国的慕课既借鉴发达国家慕课“大规模”的特点,也采取大规模开放和小规模定制并重多种模式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岩表示,到2020年,教育部要认定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再认定7000门线下精品课程,合计推出1万门国家级的一流精品课程。同时推动各地因地制宜,推出1万门线上线下省级一流的精品课程,用这两个1万门,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跃上新的台阶。
有挑战性、前沿性的课才是最好的课
《通知》明确了课程要求,提出课程教学设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要求,具有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特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教与学新型关系,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构建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组织模式,课程知识体系科学,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方式合理,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教学。
“我们集中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团队、最好的教师制作出最好的课,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这是中国的‘金课’。”吴岩说。
什么是“金课”?吴岩说,可以归结为“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高阶性,就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对本科生毕业认证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毕业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教学过程中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是能力和思维的训练。”吴岩说,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思考做保障。
吴岩表示:“这个‘最好’不是说一定要是研究型大学,一定是985、211大学,而是指学校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教学团队,有非常棒的老师。不是说高水平大学就一定有高水平的课,新建本科院校或者地方大学的课就不好。我们要的是老师用心的课,有挑战性的课,有前沿性的课,符合这些的课就是我们所说的‘最好的课’。”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慕课大国,正在用中国方案参与并主导国际慕课标准的制订。
“慕课实现了时时、处处、人人都可以享受这样的共享资源。我们建慕课就是要把最好的资源、最好的课、最好老师的课,让全中国的人民分享、全中国的大学分享,乃至让全世界的学习者分享。”吴岩说。(记者 马爱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