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芯”“光”灿烂 湖北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19-07-09 18:22: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绵延湖北1061公里,孕育滋养了生生不息的长江文明,给荆楚人民带来了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鱼米之裕。70年来,从清江、汉江梯度开发利用,到南水北调一库清水润泽京津;从“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的“穷窝子”“水袋子”,到沃野千里、稻菽飘香的“米粮川”“鱼梁洲”;从“武字头”国企挺起中部工业脊梁,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湖北从长江走来,与共和国同奋进、共成长。

  “芯”“光”灿烂,激活创新创造新引擎

  从40年前武汉邮科院的一根光纤起步,到2001年中国光电子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光谷正式诞生,再到如今汇聚中国信科、华为、小米等2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光谷成为全国重要的光电子产业基地,仅光线光纤就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光谷的发展历程是湖北科技创新的缩影。

  近年来,湖北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653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92倍。依托国家存储器、商业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等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打造“芯屏端网”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

  统筹协调,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从农重工轻到三产协调,从城乡分割到融合发展,从一城独大到多极支撑,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所迸发的新动能后劲更足、态势更强、基础更稳。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湖北省三大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56.7:15.6:27.7调整为2018年的9.0:43.4:47.6,实现从“一三二”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二是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落实落地,强化武汉产业之“芯”、区域之“心”,动能之“新”的地位,推动鄂西、江汉平原、鄂东协调发展,武汉市的GDP总量达到1.48万亿元,宜昌、襄阳超过4000亿元,涌现出一批新兴节点城市,全省城镇化率由1952年的10.1%提高到去年底的60.3%。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突破1.2万亿元。

  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初步形成;以荆江大堤加固、鄂北水资源配置为重点的长江防洪灌溉体系实现了质的飞跃。

  勇担责任,建设人水和谐的新生态

  湖北是长江干流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是三峡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的重要生态屏障。守护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是湖北必须担起的历史责任。为了保护好长江母亲河,湖北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双十工程”,持续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缔各类码头1211个,清退岸线150公里,岸滩复绿1.2万余亩,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115家。通过这些工作,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画卷再现。

  敢为人先,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湖北自古就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首创精神。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深深烙下了湖北人民奋进的足迹。武汉“两通”起飞打开内陆开放的大门,汉正街写下“天下第一街”的商业传奇,湖北自贸区打造内陆开放新标杆。1953年,湖北进出口总值0.82亿美元,2018年达到528亿美元,增长643倍。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持续推进以“放管服”为重点的政府改革,认真贯彻外商投资法,打造公平、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党中央部署的100多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省级层面128项改革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湖北自贸区完成了151项改革试验任务;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和“三个100亿”等政策举措,民营经济撑起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是实施高水平“引进来”。连续举办华创会、楚商大会、中部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大会等活动,来鄂投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283家,2018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8.6%。

  三是推进高质量“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技术“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工程项目营业额239亿美元、新签合同423亿美元。从建立“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起步,湖北“路桥军团”逐步从内河走向海洋,从中国走向世界,承建和参建了港珠澳大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一批重大路桥工程,成为湖北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全心全意,推进民生事业取得新成就

  湖北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中部省份,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山区、民族地区于一体,还有很多群众没有脱贫。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尽锐出战打好脱贫攻坚战,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减贫490.7万人,年均减贫近百万,贫困发生率由14.4%降至2.4%。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我选湖北”计划,促进大学生留鄂就业创业,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下岗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今年1-5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2.49%的低位。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统筹做好教育、医疗、养老等工作,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万元、1.5万元,分别是1980年的83倍和88倍。

  湖北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印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恢弘历史,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生动注脚。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湖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行、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新时代荆楚大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视频制作/王莹   资料来源/国新办发布会、新华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