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婚丧陋俗如何标本兼治?

2019-07-09 05:55: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南昌7月8日电 题:婚丧陋俗如何标本兼治?

  新华社记者郭强、梁军、周楠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

  记者在部分农村调查发现,在各地大力整治下,当前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现象有所好转,但仍存在进一步“降温”空间。基层干部群众和有关专家建议,在整治婚丧陋俗中要标本兼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等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乡村新风。

  “以前办红白喜事都比排场,一摆就是七八十桌,连续摆好几天,有的村民为撑门面甚至举债办红白喜事,大大增加了家庭负担,广大群众苦不堪言。”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木马村老年协会主席凌象松说,如今村里制定了村民公约,对红白喜事办酒的规模、菜品和乡亲随礼进行了规范,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的现象少了。

  记者在甘肃庆阳、平凉等地5个乡镇6个村庄采访也发现,高额彩礼问题实现了从过去“没人管”到如今“多人管”,一些地方的彩礼规范失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要了高额彩礼的,村里会去找女方家里谈。过去村里的彩礼要十几万元,现在控制在八万元左右。”平凉市泾川县王村镇光明村村文书吕怀继说。

  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当地出台了规范办理婚丧事宜的文件,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除婚丧嫁娶外,老人小孩生日、新房落成等其他事宜不办,如要办理,只能邀请直系亲属参加。三封寺镇华一村村民刘忠立说,现在人情负担大为减轻,很多家庭每年的人情费用从一万多元减少到两三千元。当地镇政府统计发现,以前每户每年人情开支平均1.85万元,现在降到了5550元,全镇8500户居民可减少支出1个亿。

  一些地方还通过村委会、红白理事会等,督促村民按照有关规定操办红白喜事,对不遵守“硬杠杠”的村民,村委会将取消其家庭或个人参评“和谐五星”“好婆婆”“好媳妇”等荣誉资格。

  “彩礼本来是两家人商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彭原镇义门村党支部书记翟浩军说,一些家庭不愿配合,也不利于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

  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文胜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出台婚丧礼俗细则初衷是好的,但也要认识到,许多千年陋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转变,在移风易俗中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既要创新思路,又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群众的自主性,让政府、社会与公众各安其位,标本兼治整治婚丧陋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生根。

  记者采访看到,一些地方坚持宣传教化在先,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群众观念转变,推动移风易俗取得成效。在甘肃陇南,当地农村将抵制高额彩礼的观念融入地方传统剧种花灯戏里,教化村民移风易俗。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今年举办了多期“媒婆”培训班,从彩礼来历,高额彩礼引发的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等方面进行宣讲,倡导文明婚嫁新风。

  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整治婚丧陋习还需有针对性地补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太统村村委会出资,在村内修建了220平方米的便民事务用房。便民事务用房由后厨区和用餐区组成,专供村民办理红白喜事。太统村红白理事会会长杨世忠说,村里提供场地后,村民几乎不在外面大操大办,有效遏制了攀比之风,减轻了村民婚嫁负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