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垃圾分类“硬约束”首周,上海开出199张罚单

2019-07-09 05:52:4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上海7月8日电(记者王辰阳 杜康)距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7月1日施行已过去一周,面对“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提问,上海人这一周的作答情况如何?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表示,共开出了199张罚单。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上海“新时尚”:用“绣花功”解垃圾分类“大难题”

  这是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墙(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7月1日至7日,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18600人次,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0100次。行动过程中,教育劝阻相对人7063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3521起。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共199起,其中约58.8%是因为未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容器,37.2%是因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其余还有未分类运输案件5起、未分类驳运案件2起、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起。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8)上海“新时尚”:用“绣花功”解垃圾分类“大难题”

  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宇泰景苑”小区,保洁工对居民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进行分拣(6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据了解,医院、学校和党政机关等的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较好,其次是居民住宅区,问题最多的还是商场和企业等人流量偏大的地方,这些区域监督垃圾分类的人员力量有限,执法也比较困难。

  在上海市华阳路街道,辖区内龙之梦购物中心的垃圾分类进展比较顺利。华阳路街道城市综合管理中心副主任戴一卿介绍,商场是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推进单位,早在去年就已经在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工作。“不分类就不清运垃圾”的原则,也让商场等区域对垃圾分类的工作更加重视。

  “《条例》施行后仅一两天,我就发现辖区内某小区的垃圾分类效果明显有所改善。”戴一卿说,当然垃圾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条例》的施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现在辖区内垃圾分类的居民参与率能达到九成,准确投放率达到八成。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李长军指出,不管是商场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还是普通的居民区,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让扔垃圾的人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中拥有垃圾分类的意识。《条例》的施行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现在的垃圾分类是“动真格”的了,带动全民投入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中。

  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条例》施行后,执法已经进入常态化模式,并针对一些拒不改正的情况开出罚单。执法监督并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也欢迎市民提出好的建议,共同讨论解决一些“难啃”的问题。

  李长军表示,下一步应该要精细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解决现阶段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比如提升垃圾转运处理问题的透明度,改善垃圾厢房的环境,动态调整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方案等。城管执法监督更多是辅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