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校园无限广 开放办大学

2019-07-07 18:42: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核心阅读

  自1979年至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

  这是一所特殊的大学。

  说其特殊,是因为这所大学是在我国加快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说其特殊,是因为这所大学没有围墙,校园无限宽广,哪里有需要就开在哪里;

  说其特殊,是因为这所大学给了许多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学习者,特别是广大基层工作者以学习的机会,现有在校学生中,有70%来自基层;

  说其特殊,是因为这所大学被誉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做出重要贡献;

  ……

  这所学校,就是国家开放大学。

  1979年,国家开放大学的前身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办学。前不久,这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成员提供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服务,旨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新型大学迎来了40岁生日。

  40年栉风沐雨,累计培养1440多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数以亿计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各种类非学历教育培训。

  40年风雨兼程,成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要求的重要力量。

  在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志坚看来,自1979年至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办学之路。已成为“教育公平的加速器,学习者充实自我和增进动力的补给站”。

  关注特定人群

  做有温度的教育

  在国家开放大学,有一群与众不同的学生。

  他们中,有的是常年在海上执行任务的战士,有的是劳作在田间地头的“新型农民”,还有的是生活不便的残疾人……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他们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王亚涛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的一名士官,也是国家开放大学八一学院2016级行政管理专业的一名普通本科生。2018年6月,他随医院船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漫漫大海上,在工作间隙,他提交了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远程网络完成论文答辩,如期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

  “这是一所敞开大门、没有围墙的大学,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梦想,就有成才的可能。”王亚涛说出了许多国家开放大学学员的心声。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曹国永介绍,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行业、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关注农民、士官、残疾人、少数民族和老年人、妇女等特定人群,开展特定人群教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40年来,学校实施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残疾人远程教育”“士官远程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新兴产业工人培养”等项目,设立了残疾人教育学院、八一学院、总参学院、空军学院、中优学院、西藏学院等专门学院,有针对性地开设适用特定人群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遴选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了面向特定人群的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推动广大基层、边远地区远程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培育出了一批在各自行业领域取得成绩的优秀学员。

  今年已50多岁的龙四清,是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古冲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她拿到农村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文凭。通过远程授课,她提高了知识水平,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能力,带领村民种植的柑橘年总产值近8000万元,她所在的古冲村也由贫困村一跃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2012年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开放,就意味着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杨志坚这样阐释“开放”的涵义,“将学校办在社会中,哪里有需要,开放大学就办到哪里,提供有针对性的、有温度的教育。”

  利用科技手段

  提供现代化的教育

  “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云教室,同学们可以实时收看远在乌鲁木齐的老师授课,还可以直接对话。”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大2014级法学本科专业学生米日古丽·吐曼所说的云教室,是互联网与传统教室结合的产物,是国家开放大学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需求量身打造的。

  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首先在北海投入使用。之后,国家开放大学面向西部边疆和经济落后地区陆续建设了63间云教室。云教室实现了在线面授教学、课程录播、远程面试与答辩、网络考试与考试监控等功能。

  从诞生之日开始,国家开放大学这所自带科技基因的大学就一直紧紧跟随国家和时代发展的脉搏,无论是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还是将教学的主课堂从广播电视转移至电脑和手机屏幕上,以及技术手段从以广播电视为主升级到以网络信息为主……曹国永说,学校始终坚持“利用技术手段,面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国家开放大学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云、路、端”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模式。在数字化学习环境方面,初步探索构建了集教、学、管、研、服等一站式服务和一体化运行的云平台,促进了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发了集多功能于一身的“云教室”,目前已建成538间云教室,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覆盖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四川等西部地区,并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构建起全国最大规模的云教室系统。

  与此同时,国家开放大学还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名师大家和长期培育的远程教师团队,以及出版集团、资源中心等制作单位,形成了较强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集聚和共享能力。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在全国建有255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汇聚国内外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和社会教育机构各类课程5万多门。创新形成了“五分钟课程”品牌,建设适应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的课程3万多门,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11大类。

  杨志坚介绍:未来,作为一所“互联网+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将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建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课程、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支持、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学管理等相互支撑、融会贯通的“六网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以人民为中心

  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

  进入新时代,新的任务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放大学组织力量对世界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组织55个相关部委、行业、高校、社会机构等联手开展教育部委托项目——“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国家学分银行与资历框架建设研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以学习成果框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和“框架+标准”的技术路径。

  与此同时,在实践探索方面,国家开放大学还研发了可以支撑亿万级学习者开户、存储、积累与转换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集慕课、学分银行、教育淘宝于一体的新一代在线学习与学习成果认证平台——学银在线,整合上线700多门课程,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前店后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与相关高校、行业协会成立学习成果互认联盟,在31个省区市、20个行业设立了70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组织60多家行业、企业、院校共同研制认证标准,形成一批非学历证书与学历教育课程之间的转换规则以及中职、高职与本科衔接方案。

  2017年,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将全球唯一的“杰出机构奖”授予中国国家开放大学。该协会认为,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以及改革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成绩卓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发展之路。

  而就在日前,为配合推进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国家开放大学还承担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建设任务。

  站在继往开来的时间节点,杨志坚说,展望未来,国家开放大学将进一步以人民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 赵婀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