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2019-06-28 22:15: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7年3月5日,在约旦扎塔里难民营,叙利亚难民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仓库中领取中国政府援助的食品。 新华社发(穆罕默德·阿布·古什摄)

题: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国70年世界贡献的历史逻辑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杜静 刘丽娜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充分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新华社将从5月起至9月,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报道”,每月月底围绕一个主题,策划播发一组专题报道。今天推出第二组“特别策划报道”,主题是“世界贡献”,欢迎采用。

  “中国重新定义了‘发展’。”谈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年近九旬的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知名学者梅龙·梅齐尼这样告诉新华社记者。

  70载,国际社会见证了中国沧海桑田的巨变。一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古老国家,从积贫积弱的状况起步,经过70年发展,逐渐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关键力量。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越发展,越能为世界作贡献,这一朴素的逻辑关系,在广袤的历史时空中越发清晰显现,并得到越来越多国际有识之士的认同。

  这是库布其沙漠中利用黄河分凌减灾的水进行沙漠生态修复形成的沙漠湿地景色(2018年6月9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对世界而言就是贡献”

  2005年4月7日,全球扶贫史上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日子。世界粮食计划署向中国提供的最后一批小麦运抵深圳港,中国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粮食受援国身份由此画上句号。

  如今,中国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接近世界20%的人口,并成为世粮署的重要捐赠国之一。解决如此多人口的温饱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中国几十年发展的全球贡献首先可以从物质上感知。

  70年前,中国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相当于近年来一天的产值。中国GDP的全球占比4.5%,人均预期寿命仅35岁,文盲率超过80%……从几个简单数字,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时的物质基础。

  7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跃升至全球第二,全球占比约15%。中国逐步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中国还有世界最长的高铁线路、最多的新增路桥、最庞大的受过高等教育群体。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增长速度和持续时间都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达到约30%,成为强劲动力源。

  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每年上亿人次的出境旅游……中国为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红利。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麦肯锡咨询公司去年底发布的《中国与世界:一个改变的经济关系》报告说,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中国经济增长为全球带来巨大机遇。

  “从各方面来看,中国的发展对中国本身,乃至全世界,都带来巨大好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不久前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这样说。

  “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对世界而言就是贡献。”今年4月会见“元老会”代表团时,习近平主席把道理讲得非常透彻。

  2019年3月20日,几名中国游客在法国巴黎凯旋门前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

  70年来,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中国贡献的维度日渐丰富:中国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全球责任,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大国担当。

  “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习近平主席多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中国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等主张。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在坚定不移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等方面,取得世人公认的成就。

  中国已成为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第二大出资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被国际社会誉为“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针对环境问题,中国坚定支持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倡导绿色发展。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中国已经成为绿色能源投资大国、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和绿色贸易引进大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中国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球生态问题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如是说。

  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冲击全球多边合作的当下,中国作为世界上100多个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高举贸易自由化旗帜,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国际合作共赢的“蛋糕”越做越大。

  “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有益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让我们吃下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定心丸。”美国通用电气高级副总裁、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安哲说。

  2014年12月10日,在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助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医疗队为中塞友好医院开展输液培训活动。 新华社发(戴欣摄)

  发展始终不忘伙伴。上世纪60、70年代,在自身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中国已在帮助更需要支持的朋友。几十年后,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世界更多分享发展果实。

  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到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2004年以来,中国累计提供国际人道主义援助300余次,平均年增长率近30%。

  “当国际社会出现难题或危机时,中国是施以援手的重要一方。”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说。

  针对全球治理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积极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增益现有多边治理机制,使之更好适应国际形势变化。

  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的情况下,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德国联邦议院国防委员会委员格罗尔德·奥滕认为,从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体系到强调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作用,中国深度融入国际体系并成为国际安全发展的稳定器。

  在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看来,中国正在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全球化向着更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

  “中国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给世界以确定性、信心和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历史将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

  2017年11月8日,中国维和官兵扫雷作业手在位于黎巴嫩南部靠近以色列边境的“蓝线”附近作业。 新华社发(董永康摄)

  “共同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中国为什么行?许多国际观察家都认为,新中国的成功实践与卓越的发展理念和智慧紧密相连。

  坚持独立自主发展、坚持改革开放、“要想富先修路”、既“摸着石头过河”又注重“顶层设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一系列中国理念和智慧,激发起全世界思想者越来越浓厚的探究兴趣。

  有海外学者特别关注中国“史无前例的脱贫”,称其为中国发展最动人心魄的世界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在现行联合国标准下,中国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由衷赞叹。

  “这样的奇迹只有中国人做得到。”有国际理论家直言,仅透过摆脱贫困这一项,就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中国模式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意义巨大,值得深入研究。

  在不少海外人士看来,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关键的成功密码之一。

  美国国务院前助理国务卿芮效俭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次巨大跨越”。荷兰前驻华大使闻岱博说,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经济腾飞,创造了世界发展奇迹。

  有专家认为,中国发展得益于已“四十不惑”的改革开放,同样也离不开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而立”。

  2019年4月21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独龙族妇女李文仕在家里展示她亲手织的独龙毯。云南省2019年宣布,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3个“直过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面40年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新中国成立时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制度,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发展进入迷惘期之际,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以发展为导向的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提供了一条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全新路径,是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的全新公共产品。

  短短几年内,这个倡议从理论到实践,成果不断显现,合作不断扩大。

  法国战略学会会长马翼科说,“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倡议不仅为中国,而且为世界上欠发达地区开启了安全和繁荣的新路径。

  “新中国70年的发展,不是偶然的,是基于国情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说明发展不只有西方模式一条路。”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郗杰英对新华社记者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来华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高度赞赏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世界文明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这些体现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和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2019年1月9日,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巡检超薄玻璃生产线。 新华社记者 汤阳 摄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今年在主场外交和多边双边场合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宣示中国愿继续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开放胸襟: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方愿同各方携手努力,不懈追求和平、稳定、繁荣,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中国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倡导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共同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

  “世界需要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的这句话,代表了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远见。

  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务实的行动造福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出席高峰论坛的代表在开幕式上。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