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93岁老人“一定要完成的任务”

2019-06-23 20:58:3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前庄村,93岁离休干部肖起生的住房是36年前盖的,跟周围邻居比,显得有些低矮、陈旧。去年5月,肖起生离家进行了一次远行,奔赴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大凉山,为贫困村捐出10万元积蓄。

  一年多过去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传来了好消息:“有了多方支援,前不久村里脱贫了。在昭觉县,有很多人都知道肖老的故事,很震撼,大家都要向他学习呢。”

  瞒着家人踏上去程

  2018年3月,肖起生从报纸上看到: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村党支部书记吉克石乌汇报了村里的脱贫工作。得知吉克石乌所在的庆恒村的困难,肖起生心里难以平静,他决定将自己积攒的10万元钱捐给庆恒村。可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把钱汇过去,都没能成功。

  于是,万分焦急的肖起生决定自己去送钱。老人身体不好,家人不同意他独自出行。2018年5月,老战友接他到承德聚会,趁这个机会,他瞒着家人辗转到北京坐上了去四川的火车。

  列车上,肖起生突生胸闷,列车长及时通知了肖起生的家人。在成都站,赶来的小儿子肖卫平心疼地规劝:“爸,你心脏做过3次手术了,到不了大凉山,咱回家吧。”肖起生摇头,“给你找麻烦了。但这个任务我一定得完成,死在那里也愿意!”

  担心父亲身体的肖卫平只好想办法联系上了吉克石乌,可吉克石乌也劝不回老人,双方约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西昌市见面。当吉克石乌穿着民族服装出现在肖起生面前时,老人激动不已,“这是我和老伴攒下的10万元,终于送到啦!”那一天,肖起生满头银发,旧衬衫领口泛白,长途奔波后显得很疲惫,但眼神里透着兴奋。当他把银行卡塞到吉克石乌手里时,两人不禁相拥而泣。

  开荒种地资助学生

  肖起生1945年参军入伍,1947年入党,随部队南征北战。1980年从部队回到原籍青龙,任县医院副院长,1983年离休回到了前庄村。当时,村里的小学十分破旧,肖起生看到,连桌椅还是自己小时候用的。他拿出积蓄,又借钱凑了3万元,修葺校园,添置桌椅等设施,还盖了两间图书室,购买了1000多本课外书。

  学校没有医务室,他又拿出10个月的工资1000多元,购置器材、药品,为小学建起“红十字站”,还经常去免费服务。往学校跑得勤了,只要听说有孩子交不上学费,肖起生就会主动找上家门,包下他们的学费。除了关心教育,肖起生也常为外地受灾群众捐款。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他就捐出了2000元。

  离休后的30多年里,肖起生坚持扶贫助学,几乎每个月都是手里的工资还没攥热就捐了出去。“老爷子的钱都捐了,过日子就靠老太太那几个退休金。”时间一长,邻居们也都知道了老人家里的这些事。

  肖起生双手粗糙,关节严重变形,即使自然垂到裤边,也像是在张着手。当了一辈子医生的人,怎么会有这样一双手?原来,这都是因为他在河滩开荒种果树的结果,一干就是10年。

  1990年,肖起生发现扶贫助学自己的工资不够用了,他贷款7万元,想改造村里的10亩荒滩,种果树挣钱,继续资助学生。当年11月,肖起生背上一口锅、一套铺盖,在荒滩上搭起个小棚子,开始了垦荒。他和雇的工人一起挖石头、填土,用了3年时间填出了7亩果园。又过了3年,树上结出了果实。

  那些年,肖起生吃住都在果园,甚至累得直不起腰来。后来,老人靠果园挣了5万多元,全部投到了学校和孩子们身上。2000年,早过古稀之年的肖起生身体越来越差,劳作造成了严重的关节炎,他不得以才把果园交给了村里。

  为了“每一处土地都像发光的湖水那么美”

  走进前庄村小学,教学楼宽敞,操场平整,很难想象出肖起生出钱出力改造前的样子。不论什么时间进校园,肖起生都是孩子们脱口喊出的那个“肖爷爷”。

  自从离休后,肖起生就当起了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学校给学生们讲红色故事、卫生知识,叮嘱他们好好学习。如今,93岁的老人仍在坚持。而老人资助贫困生的事也一直没间断,目前已累计资助了80多名学生。

  老人拿出两张自己80岁生日时的照片,一张是3个儿女围在身边的合影;另一张上,8个被资助过的孩子站在他身旁。老人更加珍视后一张照片,哪个孩子考上了什么学校他都记得,“这些孩子如果不能继续学习,就耽误了一辈子。他们受到教育,就能对国家有更多的贡献。”

  现在,肖起生经常会想起2018年去西昌的经历。在刘伯承和小叶丹的雕塑前,他深深地鞠躬。吉克石乌还带他看了琼海,“波光粼粼的,太美了!”

  令肖起生老人有些遗憾的是,他没能到吉克石乌的村子里去看看,他一直惦记着位于大凉山腹地的那个庆恒村。

  而当下这个季节,2000多公里外的庆恒村里,吉克石乌正带着村民们在“起生合作社”忙碌。“合作社刚成立,为了感谢肖老,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吉克石乌说,老人的捐款已在村里的账户上,他们用得特别慎重,目前给贫困老人买了生活用品,给村幼儿园孩子添置了衣服。

  听说大凉山正在发生的变化,肖起生老人感到特别欣慰。“我们无私奉献,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每一处土地都像发着光的湖水那么美。”(特约记者 朱润胜 通讯员 晓辉 王鸽 杜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