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年长观众越来越喜欢走进电影院

2019-06-20 19:50: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昨天,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了“电影行业如何构建工业化标准体系”的金爵论坛, 五位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凡影咨询创始合伙人李湛博士表示,2019年对于中国电影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中国电影产业由院线密集的覆盖带来快速增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而观影人群的比例也在发生变化,“40至59岁的观众群体加起来将近4成”,年长的观众越来越喜欢走进电影院。

  李湛连续4年每年都做覆盖全国城镇人口的关于观影行为的抽样调研。调研显示,2016至2018年是快速增长的状态,2019年影院观众的比例呈现出比较平稳的趋势,“过去几年影院观众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新建影院人群的增长,现在单靠影院建设增长作用已经很微弱。”

  据统计,2019年全国观众平均观影人次在6.1次,李湛说,这个数字高于北美,这也说明“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期”。2016年,影院观众当中18至39岁的群体占到七成以上,到2019年,40至59岁的观众群体加起来将近4成。李湛还注意到,最近三年中,观众对电影映前的认知度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竞争,影片越多,竞争越激烈,观众能够花在这上面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第二个是观众有电影之外更广泛的选择,比如说网综内容,他们分配给看电影和了解电影信息的时间和精力变得更少。”

  而院线电影票房集中度越来越高,2018年票房前30的影片加起来的票房占到总票房的四分之三左右,显示出赢者通吃的效应,“这意味着中小型的影片就会面临更强的竞争态势和盈利压力。”

  所有数据反映出来的共同趋势,就是中国电影产业由院线密集的覆盖带来快速增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中国电影消费者的市场正在慢慢走向成熟和稳定。“当跑马圈地红利增长结束之后,下一个深耕细作红利期刚刚开始,这样的背景下依赖专业经济化的工业体系才能抓住机会,才能抓住更多的观众。”

  他认为,把握细分人群是电影产业迈向工业化非常重要的一步。他以“上映当中的首选热度”举例,2018年国产前20名票房的影片受到25岁以下的年轻男性偏爱的影片几乎没有。这说明不同人群对于不同电影的偏爱程度也不同。调查显示,喜剧大家都比较喜欢,军事战争类电影年长的男性比较喜欢,年长的女性更偏文艺或者是剧情类型的影片。

  而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研究员认为,目前中国电影正进入一个跃升的时期,要积极地拥抱工业化。虽然今年前五个月的票房数据并不乐观,但他认为,观影人次只是统计电影的很小一方面,事实上并没有把在电视台和网络上播放的电影计算在内,再加上庞大的电影教育体系和电影科技的提升,他依然对于中国电影的前景充满乐观。本报记者 王金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