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微生物耐药让人“无药可用”?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9-06-14 19:23: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青岛6月13日电 题:微生物耐药让人“无药可用”?听听专家怎么说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温竞华、苏万明

  耳念珠菌在美国感染临床的消息近日引发舆论关注,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话题也因此升温。

  为何微生物耐药现象多发?这真的会让人“无药可用”?人类有哪些应对措施?12日,在青岛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上,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微生物耐药为何多发?

  “只要相信微生物会不断‘进化’,就可以认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一种必然的自然现象。”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丁胜告诉记者,微生物的耐药机制虽然有很多种,但根本的道理是一样的。

  “病原体里的遗传物质,如DNA或RNA序列,其编码会不断产生突变。如果突变使病原体和药物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比如不再‘响应’药物,或者把药物‘输送’出去,耐药性就产生了。”丁胜说。

  近年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话题频频见诸媒体报道。专家表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疾病增多使耐药现象增多,人口密集、交通网络发达导致疾病更易传播等原因加剧了耐药性的传播;而人们意识不足以及抗微生物药物在人和养殖畜禽身上的滥用,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在我国,由于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能力不足、药店无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医疗和养殖领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群众合理用药意识不强等多种因素,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

  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和普通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正是一种因公众意识不足而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现象的常见行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主任郑志杰举例说,根据一项对两万多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在过去一年中因普通感冒就诊,70%的学生服用了抗生素,而90%的人表示要尽可能获得并使用抗生素。

  “无药可用”并非耸人听闻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危及生命感染的最后手段,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已传播到世界各区域;对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的一线药物耐药非常普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与非耐药感染者相比死亡概率高64%……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系列事实,描绘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的严峻现实。

  新的耐药机制不断出现并在全球传播,防治感染的有效抗微生物药物缺乏,正在威胁着人们治疗普通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给患者带来极高风险。联合国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如果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耐药性疾病每年可能导致1000万人死亡;到2030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可能会使多达2400万人陷入极端贫困。

  微生物耐药让药物失效,药物研发相当于在和微生物的变异赛跑。然而,新药研发并非“一帆风顺”。

  丁胜说,新药研发往往需要10年-15年时间,投入10亿-15亿美元(包括失败的成本)。即使成功研制,也需要多次临床试验来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有的新药只会在疫情大面积暴发时才投入使用,有的使用者只是少数人群,投入生产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因此,药企常常减少抗生素新药的研发投入,甚至砍掉新药生产项目。久而久之,可供使用的药物趋于减少,导致一些患者“无药可用”。

  遏制耐药需多方协力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复杂,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专家认为,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需要协调行动,才能尽量减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

  我国2016年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基本达到全覆盖、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等目标。国家卫健委近日表示将建立国家级真菌病监测网,对我国真菌病的病原谱、耐药性等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并开展真菌耐药性与耐药机制等研究。

  在企业缺少抗生素新药研发动力的情况下,为解决“无药可用”问题,由北京市政府、清华大学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京联合成立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聚集了一批来自全球知名药企和科研机构的药物研发人员。“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协同支持,整合国内外各方优质资源,中心致力于开发创新技术、工具和平台,可持续地开展新药研究和快速转化,与全球利益攸关方一起应对耐药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填补企业药物研发的缺位。”丁胜说。

  一些畜禽养殖企业也在探索减少抗生素使用的方法。据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建平介绍,为了减少生猪养殖滥用抗生素对猪肉和环境造成污染,华腾借鉴国外经验建设了智能化养殖基地,利用空气净化、恒温恒湿等手段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不过,专家表示,对待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也要避免“将孩子和洗澡水一同倒掉”。“不是要零使用,而是要合理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举例说,要摒弃将抗生素用于促进畜禽生长,预防畜禽疾病也不应依靠抗生素,而是需要加大投入,为畜禽建立维护健康的良好环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