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我国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全线轨道贯通

2019-06-13 01:27: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丁静)12日上午,京张高铁最后一根钢轨在中铁三局WZ-500型无砟轨道铺轨机牵引下准确落在清华园隧道的枕木上,精调之后,轨距误差在正负1毫米之内。铺轨历时7个月后,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铁示范工程的京张高铁实现全线轨道贯通。

  京张高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线路全程174公里,起点位于北京北站,终点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另一举办地张家口。

  6月12日,工作人员在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对轨道铺通接轨点进行施工。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作为我国智能高铁的示范工程,京张高铁智能化“基因”深藏在其建设、使用全过程。为解决铺轨工期紧、交叉作业面多等挑战,中铁三局引进、研发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实现了指挥中枢信息化和智能化,质量追溯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等,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八达岭长城站房建设中,中铁五局八达岭长城站房项目科技部长杨才鑫,利用BIM+AR技术将施工方法以二维码的方式粘贴在施工地点,工人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直观看到如何进行操作,施工返工率极低。

  基于北斗卫星和GIS技术,京张高铁部署了一张“定位”大网,能够为建设、运营、调度、维护、应急全流程提供智能化服务。线路实时“体检”系统,可以将全线每一个桥梁、车站,每一处钢轨通过传感器连接至电脑。零件是否老化,路基是否沉降,照明是否损坏,都能一目了然。

  6月12日拍摄的铺轨完成后的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未来,京张高铁10个车站将有同一个‘大脑’。”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智能工程化设计总体负责人李红侠说,通过这个“大脑”,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就可以实现客站灯光、温度、湿度等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

  列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基本能达到和地铁一样,不同的是速度。“这是世界首次,在350公里的时速下模拟一个最好的司机,用算法开出一条安全、节能、高效的列车。”中铁设计京张高铁信号设计负责人王东方说。

  此外,通过电子客票、刷脸进站等可简化乘车流程;站内导航与站外导航融合,乘客从家出发输入车次即可导航至检票口或候车厅。

  6月12日,铺轨机在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进行铺轨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我们是站在中国铁路、装备制造、综合国力飞速发展的‘肩膀’上,谋划中国高铁的又一次飞跃。”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总体设计师王洪雨说,团队300余名设计师,前期工作用了7年时间,力求打造中国铁路精品工程。

  2018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超2.9万公里,居世界之首。依托京张高铁建设,我国将进一步构建智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成为引领世界的智能高铁应用国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