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盲目放生可能破坏环境 增殖放流要有充分科学基础

2019-06-10 19:23: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时值端午,放流、放生成为很多人喜爱又觉得颇有意义的活动。6月6日也成了约定俗成的“放鱼日”。

  “但是盲目、随意地放流或者放生,可能影响增殖放流的效果,严重的可能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一系列问题。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极为重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庄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科学增殖放流需回答好“六个问题”

  “科学增殖放流,要有充分和扎实的前期科学研究基础。必须要回答好:放什么?放多少?放多大规格?哪里放?何时放?怎样放?这‘六个问题’。”庄平说。

  防止生物入侵是回答“放什么”的重中之重。“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首先面临的是应该挑选什么种类,放对了会实现预期的目标,放错了会适得其反。生物入侵就是一些不当的放流特别是放生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国内外的教训有很多。”庄平说。

  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的要求,增殖放流的苗种和亲本应当是本地原生种;并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进行增殖放流。

  “按照规定,改良种包括选育种、杂交种和转基因种,外来种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物种均不适宜进行增殖放流。”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伍远安说。

  放流前野化驯养是做好“怎么放”关键

  “放流前的野化驯养是做好‘怎么放’的关键。在开展增殖放流前,需要增加放流苗种野化驯养的环节,训练和提高人工繁殖苗种在野外的生存能力,保障放流苗种的成活率和增殖放流的效果。”庄平说。

  “比如,日前,在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在湖南永顺举行的增殖放流活动中,共向酉水河投放四大家鱼等水生生物苗种450余万尾。通过提前在网箱中对拟放流鱼苗进行野外驯化,提高了鱼苗存活率,确保了放流质量。同时,还对部分放流苗种进行了标记放流,为科学评估增殖放流效果提供了科学支撑。”庄平说。

  “放生”地点不合适,也是民间“放生”的主要问题。“城市公园水域、水质有污染的水域都不应成为水生动物的‘放生’场所。城市公园水域一般是封闭性的水域,不适合过多鱼类的生存,大量放流后鱼类会因缺氧而大规模死亡。一些自然水域因环境污染造成水质状况不佳,在这些水域‘放生’等于杀生。”伍远安建议,个人和单位不要随意放生,如果确实要放生,可以联系当地渔业或渔政管理部门,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展。(马爱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