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汾渭平原的夜空,何时再现“一闪一闪亮晶晶”?

2019-06-09 19:18: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太原6月9日电(记者王井怀 姜辰蓉)天河横贯夜空,夜幕繁星闪烁,黄河波浪滔滔,山风撼林飒飒。在汾渭平原上,20世纪90年代的这种美景,如今已经较难见到了。

  48岁的王保林(化名)家住黄河岸边,如今,他经常对灰蒙蒙的雾霾和夜晚传来的轰隆隆炮声感到无奈。

  夜空中最亮的不是星星,而是烟囱上的火

  王保林自小生活在汾渭平原,几十年来,他眼看着黄河岸边的树一棵棵少了,烟囱一根根多了。

  睡到半夜,王保林时常让轰隆隆的炮声吵醒。“又在山上炸石取料了。”抠抠耳朵,王保林无奈地说,趁着晚上没人管,石料厂隔几天就放一炮。有时能看到扬起的灰尘跑几里远,家里院外都是土。

  站在王保林家院子里望去,黄河两岸烟囱林立,烟尘腾腾。到了夜晚,景象更为“壮观”。一天傍晚,记者看到烟囱里烟气在夜幕里划出道道印迹,有白色,有黄色,甚至还有红色。有的烟囱冒出明火,把夜幕染红。空气中的煤焦味更是扑鼻而来。

  煤炭在汾渭平原的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氧化铝、焦化、钢铁、煤化工等重化工企业集聚,有的企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较低。近年来,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一度不降反升。

  地处汾渭平原的山西某市环保局负责人说,通过长期观察,可以明显看到汾河谷地形成了“河津-稷山-新绛”一线和“灵石-介休-霍州”一线两条污染带,“在供暖季污染严重时,白天看不到太阳,晚上看不到星星”。

  把脉汾渭平原:为什么这里的雾霾重?

  2018年,汾渭平原被列入蓝天保卫战三大主战场之一。“将汾渭平原纳入全国重点区域,主要是考虑到其PM2.5浓度不降反升,已经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

  汾渭平原是我国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也是PM2.5浓度第二高的区域。数据显示,煤炭在汾渭平原能源消费中占比近90%,远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以二氧化硫多次爆表的山西省临汾市为例,全市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10家钢铁企业、22家焦化企业。2018年临汾市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

  在三大主战场中,汾渭平原又是经济底子最薄的地区。汾渭平原一市一策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刘新罡认为,底子薄就有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而在环保投入上又容易捉襟见肘。

  临汾市环保局副调研员赵素丽介绍,临汾市市本级财政收入每年只有20亿元左右,有的县还要借钱发工资,而清洁取暖改造等环保措施动辄就需要几亿、几十亿地投入。

  同时,汾渭名为平原,实为谷地,整个区域内大都是“两山夹一河”的地形,窄的地方仅有几十公里。环保志愿者组织“空气侠”负责人赵亮说,低洼狭长的地形不仅使污染容易聚集在谷地中,还很容易造成污染相互传输。

  汾渭平原的夜空,何时才能繁星闪烁?

  经过攻坚,2018年,汾渭平原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54.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扭转了自2016年以来持续不降反升的局面。

  尽管关键指标下降,汾渭平原的污染防治情况仍不容乐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刘炳江曾直言“汾渭平原滞后(全国)5到6年”。而刘新罡更是声称,在环保意识方面“恐怕要滞后10年”。

  “治理污染的根本是产业转型”,山西省运城市下辖的河津市市长何伟说,“改变传统行业,应该从改变传统企业家的思维入手。”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从去年开始主动与专家对接,聘请高校环境专业人才团队全天候协助治理污染。这支团队把监测细化到街道,更便于发现污染源问题。“去年1月因为治污不力被罚了800多万元,专家来了后,我们再也没被罚过款。”副区长戴勇强说。

  更多的城市像山西省吕梁市一样,开始在环保上投入真金白银。吕梁市去年安排投资近100亿元,开展工业污染治理、清洁供暖、扬尘治理等100余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经过一年的治理,泾渭平原空气质量似乎已迎来拐点,正给人们带来希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