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让航天成就更多美好梦想

2017-04-25 15:24: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4月24日,正逢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首次向天宫二号送出“太空快递”。带着这份大礼,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来到人们身边。在被称为中国航天“嘉年华”和航天强国路“加油站”的航天日,不少航天人是在忙碌中度过专属自己的节日,普通人则有了更多和航天亲密接触的机会。

 
  从中国航天员中心的航天员深情注视国旗在航天日的晨曦中升起,到偏僻山村小学里孩子们好奇地紧盯着老师手中的长五火箭模型,再到航天迷热侃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发达国家相比显得性能优越,人们体会着这个上世纪50年代才踏足航天旅程的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切实分享着由航天高科技带来的众多民生福利。向着鸿蒙太空的进发,向着更高远天空的探索,航天事业以这样一幅浪漫的形象,勾画着一个文明古国矢志奋进的壮美画面。
 
  “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是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在全国范围开展,尤其突出航天应用,展示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神奇力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你认路,风云卫星替你看天气,高通量通信卫星将实现在万米高空上聊微信、刷微博……中国航天向浩瀚宇宙挺进得有多高,就与百姓的寻常生活贴得有多近。
 
  确实,航天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它的覆盖面、影响力,以及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遥感图像的计数单位,通常指卫星拍摄一次所获取的画面,一景卫星遥感图像所包含的面积少则几千平方公里,多则上万平方公里),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达到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这些数据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增加人类生活的乐趣”。
 
  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根植于科技创新的深厚土壤。去年首个中国航天日以来,中国航天仿佛再次加足了油,300多天之内又干了好多件大事。未来的主力火箭长征七号和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火箭成功首飞,两名神十一航天员创下驻留太空33天的新纪录,再到几天前天舟一号精确将“太空快递”送达天宫二号,所有这些,都让国际航天界瞩目。“我们见证了另一位重要选手的崛起”,这句话既是对中国货运飞船的赞誉,也是对中国航天创新能力的概括。
 
  中国航天为什么能?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这句话令人深思:“被祖国需要是一种幸福。”确实,航天事业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源于独特的制度优势,来自无数航天人把个人奋斗汇入时代洪流而凝聚起的磅礴合力。在第二个航天日,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工人徐立平对人们说,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比航天更能把个人梦想与祖国的利益如此紧密地融为一体;航天员张晓光也一样“表白”:是祖国把我们航天员送上太空,是所有航天人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航天科技成果。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崛起,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密码,又何尝不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随着中国很快开启空间站时代,航天技术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惊喜。和梦想同行,我们就将收获美好的未来。(余建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