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皮球”的故事 让人笑不起来

2017-04-25 15:21:0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近些日子大热电视剧非《人民的名义》莫属,人们在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是让人瞠目结舌的官场贪腐和一个个让人击节赞叹的“老戏骨”。不过,北京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的关注点则有所不同——这两天她的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而这,不禁让人想到戏里面的“小皮球”。

 
  在《人民的名义》中,陈海的儿子“小皮球”是“笑料担当”。发生在“小皮球”身上的一些现象,比如花钱买球队的替补资格、抄一次作业5元钱、查背课文过关一次10元钱等等,让很多人看了哈哈大笑,想不到现在的孩子这么“贼”。事实上,“细思恐极”,如果我们的孩子真这样,还真让人担心不已。
 
  在黄女士看来,“小皮球”帮同学抄作业一次可以挣5元钱,而自己的儿子帮同学挣零食,“这不是跟戏里面的‘小皮球’一样吗?”类似行为,可能并不具备普遍性。但要看到,校园也不是净土一片,很多成人领域的问题,在校园也有不同程度地展现。这也是真正值得担心的,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又怎么能够保证纯洁的心灵?
 
  对于腐败的形成,早就有人从文化上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腐败的亚文化”,也就是在社会上盛行各类容易引发腐败的潜规则及各种腐朽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世俗江湖里,类似“千里为官只为财”、“朝中有人好做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以及“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办事先送礼,平事先拿钱”等观念,仍颇有市场。乃至于有一种说法,一些人一边痛骂着腐败,一边羡慕着腐败,一旦自己有了机会,也有可能腐败。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种“腐败亚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现实体现,甚至已经开始向孩子身上延伸。
 
  戏里的“小皮球”在学校的生存方式“赤裸裸”,而在现实中可能有着各种“隐身”。但必须看到,“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见,只是程度不同、形式不一。对此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听到很多。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无花果”。孩子世界里出现的“亚腐败”现象,归根结底是社会风气不好造成的。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家长有意示范、故意引导的。在有些家长看来,“世界太复杂,不能太老实”,乃至“精明也要从孩子抓起”,乃至主动给孩子灌输“腐败亚文化”。而一些教师的行为,也给孩子造成了错误的示范。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在这种文化中生长,那是十分可怕的。因此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才能遏制“腐败亚文化”向校园的侵袭。这里,需要家长承担起责任,也需要校园把好大门,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深入推动反腐败。当有一天,真正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腐败没有了市场,也就自然不会侵袭孩子。对于家长和社会来说,应该看到当前新型的社会关系,如果我们给孩子灌输错误的思想,作出错误的示范,不仅不会让孩子受益,反而会给孩子埋下灾难的种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腐败亚文化”中成长,那是我们对未来的不负责任,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当前反腐败努力的不负责。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小皮球”的故事让人笑不起来。“小皮球”的世界只应该有童真,如何保证孩子活在干净的世界,是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毛建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