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蒋理:取消高校行政级别难在哪里?

2016-03-13 18:20:25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是否有必要通过立法程序来推进高校去行政化,要由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审议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法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校去行政化不是高校自身的事儿。”北大校长、全国人大代表林建华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所谓的改革,最核心的是让我们的院系和老师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如果能够把学校级别去掉,那对于去行政化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国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之后,2013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重申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的单位的行政级别,可以说,对于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早在五年前已在国家层面达成共识,却不见任何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实际行动,在我国有关部门任命985高校的校长时,任命文书还加括号注明副部长级。

  令人困惑的是,既然国家层面达成共识,而具体利益者——大学校长也觉得级别对高校去行政化是障碍,那取消行政级别为何这么难呢?究竟难在哪里?分析起来,这主要还在于政府部门是否愿意真正放权,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改革。

  也有一些舆论认为,取消行政级别,很有可能贬低大学的地位,因为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中,高校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要资源,所谓“跑部钱进”,没有级别的话,政府部门官员可能根本不理睬学校校长。这是按照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来思考,而推进大学去行政化,恰恰还要在取消大学行政级别的同时,要求政府部门把核心的人事权、财权下放给大学,真正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而在下放大学的人事权过程中,级别又成为一个“拦路虎”,因为如果高校有行政级别的话,高校领导就按相应级别的官员管理,虽然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校长选拔任命方式,我国教育部也从2012年开始试点校长公选,可公选的校长还是有行政级别,而公选还是由上级行政部门主导,到目前为止试点公选校长的高校只有5所。

  因此,是否有必要通过立法程序来推进高校去行政化,要由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审议推进高校去行政化的法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包括高校制定大学章程,其实也应该走立法程序。近年来,教育部门在推动高校制定大学章程,希望把大学章程作为大学依法办学的宪章,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但从现实看,现在的大学章程还是行政规章,根本不是法律文本,没有多大的法律效力。要让大学章程有法律效力,应该将其的制定纳入立法程序,全国重点大学的大学章程,应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大学的大学章程,则应该通过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样才能明确界定政府、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关系,让大学去行政化,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蒋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