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华国际时评:从书香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2019-04-25 02:29:2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从书香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新华社记者韩梁

  芳菲四月,迎来爱书人的节日。每个春天的故事看似相近,又总能带给人别样的沉思与触动。

  时间迈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梢,世界似乎进入“加速变动期”。从中东到欧陆,战火的硝烟,时局的动荡,恐袭的阴霾,族群的冲突,社会的撕裂……种种纷乱震动着人心,撞击着人性。

  困惑与迷茫中,依然有那么多人在读书,在拥挤的地铁里,在昏暗的路灯旁,在纷飞的炮火中,处处可见读书人的身影。

  在阅读中,见自己。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命成长的见证。当一本好书抵达心灵,当渴求真理的读者与“人生之书”相遇,总能激发灵感,带来感动。阅读的力量未必会马上改变现实的模样,却能长久留存内心,润泽心灵,成为人生底色。

  因为阅读,我们得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进入从历史到未来的无限时空,与其他思想和灵魂对话,获得超越自身经验的感悟。“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在阅读中,见家国。

  读书从来不仅是个人的事,也与一个民族的精神追寻,和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现代化的本质从来不只是物质的丰富,更是精神的充盈和人的现代化。而阅读构建的,正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栖息地。

  近几年,从汉服流行到国学热潮,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大趋势。越来越多人开始从中华文化传统中寻找精神食粮。随着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成为“刚需”,年青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阅读正在从浅表向内核深入,在传统经典的滋养中获得创新的灵感和力量。

  在阅读中,见世界。

  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探寻自己的文化根脉,也可放眼世界的辽阔、文化的多样,获得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包容的胸怀,“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跨文化阅读,能够让人获得某种“全息视角”,不囿于单一文化或身份,手握多元文化图谱,读懂自我和他者、中国与世界。

  中国人在读世界。来自全球的优秀童书绘本、畅销文艺小说、前沿学术著作、经典文史社科,几乎都能在中国找到读者和知音。这也映照出,在这个巨变时代,中国与世界的交融如此深刻,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越发渴望理解世界运转的逻辑。

  世界也在阅读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著作被译介到国外,世界在小说里聆听中国的心跳,在科幻里见证中国的想象力,在非虚构作品里触摸中国的社会肌理,在思想典籍中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在阅读中,见众生。

  世界的多样性如今正在遭遇挑战,在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逆风中,封闭、内顾、保守的情绪滋生蔓延,不同文化与文明更加需要阅读彼此、聆听彼此。

  什么能让人类超越种族、民族、宗教、文化藩篱,重新团结起来呢?是人们对于命运与共的深刻认知,对于共同未来的坚定追寻。达成这种共识,首先需要的是理解和共情。不同文明对彼此的阅读,正是一种人类视角下的“见众生”,引发彼此间的深沉共情。

  回望人类发展史,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构建起人类共同的“成长记忆”和“生存反思”,一旦我们共同坚守的信念化为乌有,迈向深渊之路可能随之开启。封闭、排他、对立从来不是人类文明的出路,一个被暴力、仇恨、分裂占据的世界,难有真正的未来。

  用阅读弥合观念和思想的裂痕,用阅读增进理解和包容,用阅读沟通时空和心灵,用阅读指引行动和未来。

  在春天里,用阅读播下一颗种子,等待它发芽破土,蓬勃生长,晕染出满园春意,为纷繁的世界带来希望,为文明的未来带来生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