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脱欧”加时赛结局仍难料

2019-03-24 02:02: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3月21日召开的欧盟春季峰会上,经过7个多小时讨论,欧盟除英国以外的27国领导人同意,无论退出欧盟协议下周能否在英国议会下院获通过,欧盟都不会在原先商定的3月29日与英国“分手”。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接受上述安排,同时获得额外两周,以确定下一步“脱欧”进程。

  据报道,欧盟领导人经过从下午持续到晚饭后的会谈,一致决定给英国两种选择:如果英国议会下院下周表决通过“脱欧”协议,英国可以把“脱欧”正式日期从3月29日推迟至5月22日、即欧洲议会选举开始前一天;如果“脱欧”协议第三次遭否决,英国下周不会“无协议脱欧”,但需要在4月12日以前“指明前行方向”。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说,4月12日以前“全部选项保持开放”,英国政府依然需在“有协议脱欧”、“无协议脱欧”、延期“脱欧”或不“脱欧”之间作出选择。

  英国“脱欧”看似是个简单的问题,为何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最后到底是“有协议脱欧”还是“无协议脱欧”?“脱欧”将对英国政治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北爱边界”是跨不过去的坎

  摆在英欧面前最大的困境是北爱尔兰边界问题。这条边界牵涉到英国的领土完整,涉及整个爱尔兰岛的稳定,也关系到欧盟的生存基础。实际上,在英国“脱欧”公投之前,北爱尔兰边界问题已基本解决,它变成了一种“软边界”,也让英国和爱尔兰各方都很满意。

  但英国“脱欧”重新划定了这条边界,打破了英爱20年来达成的默契。按照英国和爱尔兰的意愿,保持北爱尔兰和爱尔兰的软边界有助于北爱尔兰和平稳定;但按照英国“脱欧”的行动实践,欧盟必须与英国划清界限,因此作为欧盟成员国的爱尔兰必须与北爱尔兰重新设定边界,设置实体海关和边防检查等设施,即“硬边界”。基于北爱尔兰的稳定,英国和欧盟都赞同北爱尔兰的“软边界”,两者在表面上为了政治正确没有坚持己见,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是维护各自利益达到了极致。

  特雷莎·梅与欧盟谈判的“脱欧”协议草案,最主要就是在为这一困境寻找解决之道。英欧之间推出了一种“兜底方案”,该方案试图暂时把北爱尔兰置于欧盟规制下来确保北爱尔兰的“软边界”。但在很多英国议员看来,这无疑是在把北爱尔兰暂时划给欧盟管理,虽是暂时的但也是丧失了主权,这断然无法接受。这便是特雷莎·梅的“脱欧”计划屡遭否决的关键所在。

  图斯克19日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与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举行会谈。图斯克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说,欧洲理事会将继续坚定支持爱尔兰在“脱欧”问题上的立场。声明还说,爱尔兰和欧盟将继续做好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准备。分析认为,图斯克此时访问爱尔兰且强调继续支持爱尔兰立场、做好“无协议脱欧”准备,实际上是表明欧盟不会在“脱欧”协议上做出重大让步。这也意味着,特雷莎·梅在3月29日前和欧盟达成一份具有实质性变化的“脱欧”协议、且协议获英国议会通过的可能性很小。

  修改现有协议仍是有效途径

  在英国如何“脱欧”的图谱中,“无协议脱欧”和终止“脱欧”是解决方案的两极,中间则是各种重新达成协议的选项。鉴于特雷莎·梅的方案被议会否决,英国和欧盟都需要重新思考解决之道。

  事实上,再次修改特雷莎·梅的方案仍然是一条有效途径,只需看英欧如何在北爱尔兰边界问题上达成妥协。如果不对现有的方案进行修订,英欧之间必须重新谈判,达成一项崭新的协议草案,这又要经历此前的各种表决过程。如果重新谈判无法实现,英国需要重新组建政府,现在软弱无力的保守党政府正在失去领导力,保守党内部意见分歧严重,特雷莎·梅的权威正在丧失。因此,重新大选、特雷莎·梅辞职、反对党发起对政府的不信任投票等选项都是存在的。这些选项旨在选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此外,第二次公投的选项虽可能性不大,但也依然存在着。在3月14日举行的针对再次公投动议的投票中,有85名议员支持再次公投,反对第二次公投的票数为334,但大部分工党议员投了弃权票,这为第二次公投留下了空间。

  政党重组将加快“脱欧”步伐

  英国的“脱欧”公投不仅撕裂了英国社会,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损害了英国长久以来的政党政治传统,保守党和工党内部乱作一团,至今尚未走出这一漩涡。

  在传统的代表制、精英治国的路径中,英国政府的决策效率很高。如果政府在某项议题上遇到困难,只需替换党魁或者提前大选即可消除大多数异见。但在“脱欧”问题上,重组内阁、更换领导人、提前大选等这些传统措施都尝试过了,但并不奏效。

  英国当前的政治格局是,执政的保守党就如何“脱欧”产生分歧。以前任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为代表的“无协议脱欧”派以辞去政府职务来抗议“有协议脱欧”。虽然约翰逊已辞职,但其力量并未削减,而是在寻找时机重整保守党。

  作为反对党的工党一直在准备推翻其现任领导人杰里米·科尔宾,但科尔宾依然屹立在党魁职位上,于是工党议员们开始自行组建各种小组。2月18日,7名退出工党的议员组建“独立小组”,之后又有几名保守党议员退党后加入,该组织现在在下议院有11个席位。工党副党魁汤姆·沃森在工党内部成立了“未来英国小组”。显然,这些行动正在削弱科尔宾的权威。

  由此可见,目前保守党和工党的内部正在缓慢发生变化,英国下议院的政党力量正在进行内外整合。在“脱欧”事务上,这部分政党力量的重组可能会加速“脱欧”步伐。从目前局势看,这种政党力量的分合需要经过一次大选来最终确定。而党派整合会让各党在政治事务上的观点更趋一致,在决策上也会提升效率。

  (李冠杰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