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普京今年国情咨文为何多提“小目标”

2019-02-23 07:50: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联邦会议发表2019年国情咨文。作为体现俄罗斯大政方针的纲领性文件,每年度国情咨文的发表都会引来各界的高度关注。这场持续近90分钟的国情咨文,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首先,民生问题是国情咨文的重点。以经济、民生、医疗、环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内问题,占据了2019年国情咨文的大部分内容。90分钟的发言中,普京对国内问题的阐述大概占据了70分钟。这其中既有俄罗斯长期存在的人口低生育率问题,也有更关乎普通民众的退休人员待遇、降低贫困人口等具体问题。

  而增质提效是普京政府对内政策的主要目标。例如,在教育方面,普京提出要重点提高俄罗斯中小学校的现代化水平,目标是到2021年,全国具有现代化教学条件的学校比例达到100%。又如,在医疗领域,普京强调要采取措施减少民众在门诊各个环节中的排队时间。可见,俄罗斯政府将国内事务的重点不仅仅放在提高数量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质量,满足民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第三,外交方面主要是讲原则、提重点。普京在外交方面就热点问题和重点工作进行了阐述。关于近期的热点《中导条约》问题,普京提出俄罗斯不会率先在欧洲部署中短程导弹系统,这既阐明了俄罗斯的原则,也向美欧等西方国家释放了一定的善意。当然,俄罗斯也对美国发出了警告。普京还强调俄罗斯应同多个多边组织如联合国、独联体、20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持续开展合作。而在双边关系上,除了中国和白俄罗斯,普京还重点提到了同印度和日本关系的发展。

  国情咨文内容更加接地气,更具紧迫性

  2019年国情咨文之所以呈现上述特点,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第一,作为普京这一任期第二年的年度国情咨文,没有必要重复过于宏大的目标,谈及具体或者更接地气的问题,更有利于民众接受,从而凝聚民心。

  其次,延迟退休等民生问题已经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普京支持率的下降,借发布国情咨文之机,普京将重点放在民生问题上,并做出更系统的阐述,不仅能回应民众的关切,也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政策的系统性理解。

  第三,在克里米亚共识逐渐丧失凝聚民心作用的大背景下,国际大环境也使俄罗斯外交缺乏操作空间,所以即便普京在主观上想把外交作为重点,客观环境也限制其施展空间,不如顺应民意重点讨论国内问题,更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较2018年,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目标更加具体细致,也更为接地气,这也是他的讲话赢得多次掌声的主要原因。但是留给普京的时间不多了,普京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普京的这个任期将在2024年结束,如果将2024年的数据指标作为阶段目标的话,普京在今年国情咨文中则提出了许多短期目标,并把实现它们的时间点设在了2021年。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普京说到2021年时,他又再次强调就是两年后,显然是在强调时间的紧迫性。

  时间紧,难度高,普京执政水平待严峻考验

  除了时间紧迫的原因,还有一些问题积重难返,例如长期低生育率,过度依赖能源的畸形经济结构等。普京提出,为促进经济增长,俄罗斯将把非能源商品的出口总额从2018年的1506亿美元逐年提高,争取到2024年达到2500亿美元。但俄罗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等,都需要大幅提高才能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此前俄罗斯有很多机会和时间来调整结构,但都没能取得积极效果,普京想在卸任前的短期内获得巨大发展,实在不易。

  眼下摆在普京和俄罗斯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依然是资金。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优惠措施,如对多子女家庭提供税收激励,对医疗教育组织和地方博物馆、剧院、图书馆等实行所得税豁免等,这些举措都将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此同时,无论是改善教学条件、新建医疗点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若完全达到这些目标,“钱”的方面“一出一进”,将继续考验普京政府的执政水平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能力。

  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时常把2018年同2000年的数据做比较,这固然显示了俄罗斯的巨大进步,也能起到鼓舞民众信心的作用。但不可回避的是,同样的近20年时间跨度,很多国家取得了比俄罗斯更大的进步。正如普京在国情咨文开头所说:“我们的任务具有长期性,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俄罗斯继续停滞不前,将很难实现“强大俄罗斯”的发展目标。(作者顾炜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