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三大产油国坐镇国际油市 欧佩克只能靠边站

2018-11-29 02:17:02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一项分析显示,美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三个产油大国所作决策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以至于石油输出国组织、即“欧佩克”调控油价的能力日益下降,几乎可算“靠边站”。

讽刺的是,美国今年多次指责欧佩克“不帮忙”抑制油价,辜负美国对盟友的支持。欧佩克官员7月回怼美国,否认对国际油价上涨负有责任。

【三巨头说了算】

路透社26日播发市场分析师约翰·肯普的专栏文章,指出欧佩克对国际油市的影响力近年日益下降,而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三大产油国的影响力显著上升。

随着美国页岩油兴起,美国跃升为全球最大产油国。俄罗斯和沙特则放松2016年底以来的限产政策,石油产量相当可观。

肯普发现,今年国际油价先上涨、后下跌,“几乎完全”是由美、俄、沙特三巨头的石油政策所左右。这三国定期互相通气,从而确保对国际油市的影响力。

沙特是欧佩克成员,美国和俄罗斯不是。这三国2017年原油和凝析油日产量合计3600万桶,占全球总量的39%;欧佩克其余成员的日产量合计2700万桶,占全球总量的30%。

数据显示,美、俄、沙特石油产量增速非常快,在全球总产量中所占比例2018年有望突破40%,欧佩克其余成员所占比例可能跌破30%。

美国政府5月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下令恢复对伊朗制裁。受这一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蹿升,美国随后多次归咎欧佩克“不帮忙”。时任欧佩克轮值主席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大臣苏海勒·马兹鲁伊7月回怼美国,拒绝为油市动荡“背黑锅”。

【欧佩克靠边站】

肯普在文章中说,欧佩克现在对国际油市发挥不了多大的影响力,只能“站在边上看”。

欧佩克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石油政策,维护它们各自以及共同的利益。不过,欧佩克成员国情况各异,导致它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伊朗是欧佩克成员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受美国制裁影响,已被踢出欧佩克决策圈。

伊拉克一定程度上与俄罗斯、沙特协调石油政策,但就增产还是减产石油主要是“自己拿主意”,不与欧佩克保持一致。例如,2017年至2018年,伊拉克大幅上调石油产量,没有理会欧佩克的减产决定。

一些欧佩克成员国施行产量“最大化”政策,既没有增产空间,也拒绝参与减产等举措,实际置身欧佩克油价调控机制以外。

另外,以俄罗斯、阿曼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与欧佩克产油国之间存在协商石油政策的机制。科威特、阿联酋作为欧佩克成员,与阿曼一同,制定石油政策时往往追随沙特和俄罗斯的“风向标”。

美、俄、沙特三大产油国,再加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占据全球半数石油产量。按照肯普的说法,三巨头及其追随者决定国际油市的供应,难怪欧佩克的作用日益不明显。(杨舒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