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建立“欧洲军” 从梦想到现实有多远?

2018-11-19 23:48:15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自去年上任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多次提出重塑欧洲的主张。11月6日,他再次呼吁打造“真正的欧洲军队”。

11月13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欧洲议会演讲时对这一提议表示支持。她表示,欧盟应致力于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军队。她同时强调,这支军队不是要对抗北约,而是北约的“有益补充”。

2018年11月11日,法国巴黎,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纪念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并出席“巴黎和平论坛”。

法德两国的此番表态,令欧洲安全防务一体化进程再次受到世界关注。建立“欧洲军”的设想由来已久,那么欧洲军队的组建进程及现状如何?喊了几十年的“欧洲军”这次能否变为现实?最大的障碍在哪?欧洲能否借此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2018年11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在一战停战地贡比涅森林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

法德欲建“欧洲军” 欧洲防务旧梦再被唤醒

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就提出组建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倡议。但当时西欧安全和防务完全依靠美国为主的北约。

冷战结束后,1991年12月《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确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为欧盟三大支柱之一。

1993年,欧洲国家以法德混合旅为基础,扩展了一支法、德、比利时、卢森堡和西班牙5国参加、总兵力约5万人的“欧洲军团”。然而,由于欧盟在防务上长期倚赖北约,组建欧洲军队进展乏力。

2003年,欧盟国家开始打造18支“欧盟战斗群”,试图将每支1500人规模的战斗群建成欧盟快速反应力量的支柱。但受到指挥决策流程复杂、北约启动快反部队建设等因素制约,“欧盟战斗群”的数量、规模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减。

近年来,基于美国退出各类条约行为,以及欧盟目前面临的恐袭、难民潮、网络攻击等安全困境,在法德两国的倡导和推动下,欧洲防务一体化取得明显进展。

2016年1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防务行动计划”,设立每年50多亿欧元的欧洲防务基金,旨在促进防务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发展。

2017年12月,欧盟25个成员国签署防务领域“永久结构性合作”联合协议,在此框架下初步开展17个防务合作项目,涵盖军事培训、网络安全、后勤支持、救灾和战略指挥等方面。

2018年6月,在马克龙的号召下,法国、德国、比利时及英国等9国签订“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组建一个联合军事干预部队,迈出欧洲共同防务合作的实质性一步。

2018年11月7日,“欧洲干预倡议”签署国在巴黎召开该倡议框架下的首次部长级工作会议,确定了2018-2019年度军事合作主要方针。此次会议上,芬兰也签署了倡议,使得倡议签署国达到10个国家。

“欧洲军”设想能否实现 最大障碍在欧洲自身

欧洲舆论表示,“美国不再可靠”已成为欧洲多国的普遍感受。喊了几十年的“欧洲军”这次能否变为现实?能走多远?

数十年来,欧洲的安全被牢牢地掌握在主导北约的美国手中,美国的心态是欧洲防务应“为我所用”,绝不可“舍我而去”。但除了美国这一压制因素外,建立“欧洲军”的最大障碍在于欧洲自身内部。

一是作为欧盟“领头羊”,法德在防务问题上各有算盘。德国此前对建立“真正的欧洲军队”态度一度消极。今年5月,默克尔曾公开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德国不会参与建设一支“欧洲军”。但德国最近改变了立场,11月13日在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总部发表演讲时,默克尔表示,支持建立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自2016年开始,欧洲防务合作保持一年一步的速度向前推进。但在同一个共同安全的名目下,法德两国在观念、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法国关心的是能力建设,欲借欧洲平台巩固其硬实力,开的是“小灶”。同时,把对外干预作为欧洲安全防务的重要指标,这碰到了德国的红线。

德国则更看重欧盟范围内的机制建设,张罗的是“大锅饭”。二战后德国不断在法律、政治上强调其和平理念,在防务问题上,更希望从欧洲一体化角度去推进合作。这也是当前欧盟安全建设锅碗瓢盆齐备,但还不能真正开伙的主要内因。

二是内部协调不易。有分析认为,建立“欧洲军”虽然合作诚意初具,但在操作层面,仍有绕不开的坎。尽管已有10个欧洲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政治和军事层面合作的“欧洲干预倡议”,但目前还处于协商和讨论阶段,相关国家对该问题分歧较大,弥合分歧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与此同时,债务危机的阴影也使部分欧洲国家力不从心,无暇顾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其当前最大需求。

据法新社11月12日报道,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在一个论坛上表示:“欧盟在防务方面作出更多努力是好事,但绝不应该削弱跨大西洋关系,北约依然是欧洲安全的基石。”

崔洪建表示,欧盟国家由于地理位置、周边外交关系不同,很难有共同的安全威胁目标。是否采取行动,向哪个方向行动,将会成为防务联盟的分歧所在。

三是军费开支是个大问题。有专家指出,根据法德目前的表态,“欧洲军”的建立与北约部队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并行推进。但是,从现实来看,维持两支安全部队就必须拿出两份军事开支,来保证军事力量的运转。这对欧洲国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大难题。

以2017年为例,北约国家整体军费支出美国占70%,而法英德是欧洲军费开支最多的三国,但也才在550亿至450亿美元水平徘徊,欧洲其他国家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欧洲大国是否愿意真的“大出血”令人怀疑,其他国家属于没钱没意愿,商讨建立“欧洲军”的谈判很可能久议不决,最终没了下文。

四是存在众多技术性问题。欧洲议会议员、法国军事专家阿诺·当让以军队的指挥模式举例说,假如有一支欧洲军队,那么对这支军队的使用究竟是采取德国模式,还是采取法国模式?在德国,只有获得联邦议会批准才能派遣军队,法国则是由总统决定。这两种模式截然不同,妥协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欧洲军”最终面临重重限制,成为无法投入战斗只能用于维和的军事力量。

总之,将宣言意愿转化为负责任的行动,建立“欧洲军”的设想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欧盟防务合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欧洲要实现“自强”,真正掌握自身命运还需迈过多道坎。

(王一诺 综编 文字来源新华网、环球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