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国恢复制裁 伊朗如何抗压

2018-11-08 06:26:0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全球热点)美国恢复制裁 伊朗如何抗压

  新华社记者

  美国5日全面恢复对伊朗单方面制裁,重点针对能源领域,意图掐住这个中东国家的经济命脉。伊朗总统鲁哈尼对此表示,伊朗正处在一场“经济战争”中,伊朗将“绕过非法和不公平”的制裁。

  对伊朗民众而言,美国制裁并不新鲜,伊朗首都德黑兰街头一如往常。对鲁哈尼政府而言,尽管对制裁具备一定承受力,但国内外压力和风险不断加大,仍需寻求出路。

  【新闻事实】

  美国重启制裁前一天,是伊朗激进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事件39周年,伊朗民众在使馆旧址前举行反美集会。第二天,德黑兰恢复平静,景象与平日并无二致,人们生活照旧。药店门外的队伍没有变得更长,服装店里的顾客也没有变得更少。

  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前,伊朗经济已经陷入困境。伊朗本币里亚尔对美元汇率自去年年底以来一再断崖式下跌,官方汇率贬值幅度超过300%,推高国内通货膨胀率。伊朗民众的钱包越来越瘪。许多人担心制裁会导致经济形势更加糟糕,不舍得花钱。

  每年秋天的伊斯兰教什叶派传统节日阿舒拉节,伊朗人会在街头摆上各式茶点和餐食,免费提供给来往行人。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盒饭里牛羊肉已难寻,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便宜不少的鸡肉。

  鲁哈尼5日在电视讲话中给民众打气,说伊朗正面临“经济战争”,美国“恃强凌弱”,我们将共同努力“绕过”制裁,恢复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伊朗外交“灵活”,如果美方改变对伊核协议的方式,伊朗愿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谈判。

  【深度分析】

  美国强力制裁、极限施压,是否会诱发伊朗国内变乱,导致伊朗政权从内部崩溃、瓦解?可能性依然很低。

  其一,伊朗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依然很强。岁末年初,伊朗多座城市发生反政府示威乃至冲突,蔓延速度之快,与国内各政治派别试图借力民怨搞政治斗争不无关系。但局面并未失控,骚乱很快被平息,来得快去得也快。迄今只有零星示威尚存。

  其二,得益于油气资源国有,伊朗政府对经济控制力较强。虽然无法改变里亚尔长期下跌的颓势,但进入10月后,伊朗政府几次出手干预外汇市场,抓捕涉嫌倒汇、炒汇的不法商贩,阻止里亚尔过快贬值。另外,伊朗工业体系技术水平虽然落后,但相对完备,经济型小汽车和其他低端工业产品、农副产品基本自给自足,能源供给廉价充足,不会被制裁困死。

  其三,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但该协议依然得到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欧洲的传统盟友国家的支持。针对美国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欧盟、法国、德国、英国日前发表联合声明说,欧盟及三国正在筹备设立“特殊目的机构”,以绕过美国制裁,延续与伊朗的合法贸易活动。只要留在伊核协议,伊朗就有借助欧洲转圜的余地。

  【即时评论】

  美国搞单边主义、违背承诺,有利于鲁哈尼政府争取民众支持、共度时艰。但与此同时,伊核协议达成三年来,伊朗民众没有切身感受到更多经济实惠,势必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为此,伊朗可能会在一番抗衡后,选择与美国重新对话。

  美国尚未痛下杀手,暂时允许伊朗3个民用核设施继续运转,豁免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基本涵盖伊朗石油主要买家。这些举措给两国寻求可能的妥协留下了空间和时间。

  伊核协议是获得联合国认可的多边协议,应当得到全面、有效执行。这有利于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中东和平稳定,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各方都应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履行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

  【背景链接】

  2015年7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将解除对伊制裁。

  今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美国重启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11月美方重启第二批制裁,针对能源和金融等领域。(记者:马骁、穆东;编辑:胡若愚、林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