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际观察:全面恢复制裁 美伊对抗加剧

2018-11-05 00:58:0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国际观察)全面恢复制裁 美伊对抗加剧

  新华社记者

  美国政府2日宣布,将于本月5日重启对伊朗能源和银行等领域制裁。这是美国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重启的第二轮对伊制裁,届时美国将全面恢复因伊核协议而解除的对伊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执意推进对伊“极限施压”政策,势必导致美伊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也给伊核问题以及中东地区前景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美国施重压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日表示,5日重启的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造船、航运和银行业等。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财政部将在5日对700多个伊朗个人和实体发起制裁,其中包括数百个因伊核协议而被取消制裁的对象以及300多个新增制裁对象。

  此轮制裁早在美国计划之中。8月,美国重启对伊朗金融、金属、矿产、汽车等一系列非能源领域制裁,并表示将于11月重启剩余部分制裁。

  蓬佩奥2日在记者会上强调,美方此轮制裁的首要目的是大幅减少伊朗的原油出口收益,以此限制伊朗的核导能力,进而约束伊朗在中东地区的行为和影响力。

  美国国务院伊朗问题特别代表布赖恩·胡克表示,此次制裁的另一目是要迫使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前,美国已做好准备讨论一个新协议替代伊核协议。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府有意遏制并削弱伊朗,企图通过“极限施压”这种方式逼迫伊朗做出让步。

  伊朗“不在乎”

  伊朗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表示并不在乎美国即将重启针对伊朗石油出口和银行系统的制裁措施。声明说,美国的制裁是在对伊朗发动“心理战”,“伊朗并不会被吓倒”。

  分析人士认为,石油出口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美国此次制裁直指石油出口,这必然会影响伊朗经济发展。但由于伊朗经济具有一定抗压性,美国施压难以达到让伊朗屈服的目的。

  伊朗总统鲁哈尼此前曾表示,若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需要,伊朗可以随时选择退出伊核协议。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伊朗是否会退出伊核协议备受关注。如果伊朗采取退出伊核协议等强硬措施对抗美国,中东地区局势将不可避免遭到冲击。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欧汉龙认为,伊朗的下一步动作难以预测。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拥有反击美国及其中东盟友的手段。近年来,通过参与在伊拉克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冲突中支援叙政府,在也门冲突中支持胡塞武装,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遭普遍反对

  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対伊制裁,美国的做法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其制裁措施能取得多大效果、能持续多久都有待观察。

  欧盟、法国、德国、英国2日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重启针对伊朗石油及银行业等制裁深表遗憾,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执行伊核协议,并期待伊朗在这方面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

  声明说,美国重启对伊制裁后,欧盟及三国将致力于保护在合乎欧洲法律和联合国相关决议要求基础上与伊朗开展贸易往来的欧洲企业的利益。欧盟及三国正在筹备设立“特殊目的机构”,旨在绕过美国制裁,延续与伊朗的合法贸易活动。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无论美国以何种借口对他国实施单方面制裁,俄方均持否定立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表明,华盛顿不会停止压制其眼中的“异己”。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萨任对新华社记者说,美国今年5月已表示将恢复对伊制裁,因此有关各国已对此有所准备,目前国际局势并未因美国开始制裁伊朗而明显波动。除美国以外的伊核协议签署方均反对美方破坏该协议,虽然某些国际大企业可能因美对伊制裁而撤离伊朗,但各国仍有望通过大量中小企业与伊朗保持商业往来。

  萨任指出,根据俄伊两国达成的“石油换商品”协议,俄方可尝试把从伊朗购买的石油不运进俄罗斯并转卖给他国,同时把俄商品作为购油款交付伊方。(综合新华社记者刘品然、朱东阳、刘晨、马骁、穆东、栾海、田栋栋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