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马克龙访华:两国建设世界首座EPR核电站将投入运营

2018-01-08 15:00:14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独家!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中国网专访)

艾森网消息:中国网1月8日讯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将于1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月27日将迎来中法建交54周年,值此之际,马克龙在访华前夕接受了中国网独家专访,就双边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反恐、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以下为采访实录:

 

 

1515387338970.png

法国总统马克龙

Q

中国网:总统先生您好,2018年初您将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您当选法国总统后首次访华,请问您对这次访华有何期待?将重点关注哪些议题?您对中国这个东方国度印象如何?

马克龙:汉堡G20峰会期间,我与习近平主席数次会面,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他邀请我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我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我们两人都希望尽快实现这次访问,以便共同确定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未来五年中的走向。这是我第一次到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到亚洲的第一次,可以说是头等大事。

我和众多法国同胞都认为,中国是一个迷人的国度,有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或者像戴高乐将军说的那样,是一个“比历史更悠久的国家”。连接西安和地中海东岸的古丝绸之路将中国与欧洲联系在一起,其情其景令我兴奋不已。中法关系深深植根于历史中,而我个人认为,中法关系具有文明意义,因为法国文化与中国文化虽迥然不同,却都体现了共同的全球视野;两个国家虽相距遥远,却始终致力于相识相知。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的国事访问将从西安开始,将首先了解中国的千年文明。

同时,我也希望了解当今中国,了解中国的年轻一代,了解中国的企业家、艺术家、科研人员等等。中国是法国的首要合作伙伴,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科技、文化方面。1964年,在西方大国中,法国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97年,我们与中国率先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中法关系一直是开创性的,我们必须保持领先。

因此,我希望这次访问能够使我们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载入二十一世纪,使其与我们两国的现状相适应,能够让我们共同坚决应对当前的挑战:即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阴影下的和平与稳定,环境保护气候治理,世界各国及民间的自由贸易。

Q

中国网: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目标、方向和路径,对此您如何看?您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出一系列“快、准、实”的改革,令国内局势呈现一片新气象,您认为新时代中法两国关系将在全面战略伙伴框架下有怎样的新发展?双方将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

马克龙:我认真关注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我特别注意到以下几点:中国将继续开放,深化改革,注重创新,强调质量,保护环境。这些方面将为我们的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欣逢良机,因为十九大刚刚闭幕,法国最近发生的深刻政治变革加强了我们重塑欧洲的意志和能力。法国重新返回了国际舞台。我正在实施一项变革日程,通过释放各方力量、恢复国民活力来增强我们的国家及其创新能力,来创造就业。我既有决心,也有中国人实事求是的宝贵精神。我的方法是:准确、完整、及时地说出我要做的,并按我说的去做。不仅仅在国内如此,在重要的伙伴关系中也是如此。我希望与习近平主席就未来五年达成一幅清晰的路线图,并积极认真地予以贯彻。该路线图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总议程。如今,多边主义遭遇危机。我们应通过建立以对话应对危机的机制、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制定合理的贸易规则,来重新焕发多边主义的活力。我相信,法国和中国这两个既珍视独立又奉行多边主义的大国,一定能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挑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要求我们实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总协调。

二是我们的双边议程。中国是我们在亚洲的最大贸易伙伴。两国在民用核能和航空领域建立了良性合作关系。法中两国在台山建设的世界上第一座EPR核电站即将投入运营,证明我们有能力共同完成重大的工业项目。中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以及中国人民的新期待,为法国企业在以下世界领先领域提供了良好机遇:农副产品、生态治理、健康、养老、工业现代化、创新、旅游、金融服务、生活艺术,还有体育,因为2022年和2024年,我们两国的首都将相继举办奥运会。种种理由表明,我们将通过推动经贸合作向前发展来使我们的经贸关系更加平衡。我将与习近平主席谈到这重要的一点。

文化、教育、科技将是我们伙伴关系的重中之重。法国接待了3.7万名中国学生,是他们在亚洲外非英语国家中的首选之地。我们两国间签订了700多项校际合作协议。每年到法国旅游的中国公民达200万。法国的华人华侨数量在欧洲位居第一。这些人文联系是两国关系真正的动力。我的这次访问定将达成一系列具体的计划,使两国的学生、企业家、新兴企业、艺术家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开拓创新。

三是欧中关系。欧盟是中国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欧中伙伴关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我提出的强大、主权、统一的欧洲方案将在全球体现欧洲的利益和价值观,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它必将成为中国的天然合作伙伴。我也希望能将欧中伙伴关系带入二十一世纪。

Q

中国网:12月12日是《巴黎协定》缔结两周年,《巴黎协定》的签署见证了中法两国在气候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中国宣布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也表示了中国积极参与气候治理的决心。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协定后,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气候基金”已经出现20亿美元资金缺口,您认为美国退出将会对巴黎协定的具体实施产生怎样的影响?您又如何评价中国在气候方面做出的努力呢?

马克龙: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中国的决心,我们难以达成《巴黎协定》;没有中国信守承诺的恒心,就难以应对特朗普总统的退出决定。我曾经就此决定谈过我的想法:我尊重该决定,但我深感遗憾。法中两国共同做出了坚定的答复:《巴黎协定》不容谈判,我们将与所有始终关注这一直接涉及全人类前途命运问题的国家一道,如期实施《巴黎协定》。所有人都要行动起来,绝不要以为气候治理是别人的事,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直接受到影响。

现在,我们必须加快行动。为此,去年12月12日,法国举办了“同一个地球峰会”,以动员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峰会就十二项非常具体的新承诺达成协议,并将很快付诸实施,因为我们没时间再等下去了。中国也出席了峰会,并在峰会上宣布将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向世界范围内的碳税开征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中国为建设“生态文明”采取的措施令人印象深刻,这也符合中国人民对此的期盼。我们通过法国开发署对中国的相关工作予以支持:15年来,法国开发署在中国投资了30个项目,其中25个直接关系到气候治理,总金额达10亿欧元,获得了丰硕成果,如宜春生物质发电厂、武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成都中法生态园等。

在国际方面,我认为,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气候治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中两国共同领导的能力。为了即将召开的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会议,以及2020年在中国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会议,我们必须加强协调。法国向联合国提出了制订《世界环境公约》的主张,以使国际法能够适应当代的挑战。我也希望法中双方能就此做出共同努力。环境和气候问题将处于我们伙伴关系的核心位置。这会带来无限良机。比如说,去年我们举办了法中环境月,组织了100场活动,动员了18个中国城市的16万人参加。试想,如果时间延长到一年将会达到何等规模!我希望能够动员法国和中国的各方力量,将气候治理转化为前所未有的合作良机,让世界看到我们能够成功。法国开通了一家名为“让地球再次伟大”的网站,来凝聚气候治理的创意。目前有英法两个文版,以后会有中文版,因为我们想与中国合作,也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Q

中国网: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带一路”一头连接着世界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连接着世界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欧盟。您如何看待这一倡议?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对加强中法、中欧甚至亚欧互联互通、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方面有何帮助?

马克龙: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要。我相信,在建立欧亚空间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会像古丝绸之路那样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一带一路”倡议也将促进欧亚之间的互联互通,这也是我们的愿望。我认为,欧洲和中国在“一带一路”方面的协调至关重要,法国将发挥积极作用。我们需要共同确定在欧洲、亚洲和第三方国家共同实施的具体项目,需要与多边机构密切协调来实现我们目标的一致。我们要坚持环境的高标准,在未来的一个世纪致力于建设生态丝绸之路,这也是我个人的倡议。所有这一切应在均衡的伙伴关系框架内进行:投资规则应符合我们的标准和双方共同期待。我们也要处处注意与不同伙伴国家的地方、企业和社会合作。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做到这些,就能为当代多边主义的均衡做出贡献。

Q

中国网:当前全球恐怖袭击事件频发,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法国将如何应对?您将在此领域如何与中国开展合作?

马克龙:打击恐怖主义是我们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我们参加了国际联合行动,对“伊斯兰国”进行了致命打击。在覆盖马里、毛里塔尼亚、乍得、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的萨赫勒地区,法国通过“新月形沙丘”行动,在打击恐怖主义威胁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法国同时支持了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军的行动。如果想持久解决灾难,仅靠军事行动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来源。这也是今年4月我们即将在巴黎召开的打击恐怖融资国际会议的目的。中国也受到邀请。我希望与中国积极合作,不仅为了这次国际会议,同时也为了在G20框架内加强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的作用。我们还要为发生在叙利亚、利比亚、非洲和亚洲等世界各地的危机寻求政治解决方案,这些危机及其引发的混乱和这些国家国内的不稳定都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温床。比如,利比亚目前的形势很大程度上缘于军事干预没有与政治解决方案相配合,我承认当时酿成了一些错误。于是,我们在联合国框架内重启了政治进程。在叙利亚问题上,我们也在做出同样的努力。

面对危机、面对动荡、面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我们应坚持不懈地寻求国际协调的办法,在多边框架内寻求答案。访问期间,我将与习近平主席磋商朝鲜问题,我们将与中国一起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承担责任,强化和全面执行对朝制裁,将朝鲜拉回到谈判桌旁。为了让朝鲜改弦易辙,中国的作用不可或缺,我对此寄予厚望。

Q

中国网:随着英国脱欧进程不断深入,德国国内政治形势不确定性凸显,欧盟一体化受到挑战,您曾提出要在2018年初制定重振欧盟时间表,请问您打算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重振欧盟?英国退欧后,法国是否有可能成为欧洲新的金融中心?

马克龙:挑战总能使欧洲前行,迎接挑战是欧洲创新创造能力的源泉。目前,我们面对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共同的前途命运:我们将建设怎样的欧洲?法国人民选择我担任共和国总统,就是选择了欧洲,而有些人却与欧洲渐行渐远。也曾有人明确提出放弃欧洲,但法国人民拒绝了这一主张,这个选择非常勇敢有力。自我当选之日,我就希望法国传递重建欧洲的信号。在安全防务、移民问题、对外政策、生态治理、数字技术,以及所有经济金融实力方面,我们必须给予欧洲实实在在的主权手段。在未来数月中,我们将与德国、与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与欧洲机构考虑以上问题,尽快为我们的人民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成果。如我所知,中国希望一个强劲稳定的欧洲,成为其现代化进程的合作伙伴。这也是我的目标。

英国人做出了离开欧盟的选择。我们虽感遗憾,但尊重这个决定。至于英国脱欧后欧盟内部的经济金融新格局,现在谈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但是,非常清楚的一点是,我们的目标是确立巴黎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形势对我们极为有利。巴黎是国际都市、全球金融中心,有日益显现吸引力的法律税务环境,新兴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巴黎金融中心,尤其是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正在采取行动巩固我们在欧洲的人民币业务方面的领导地位。

Q

中国网:日前,您在访问非洲时曾说法语将成为非洲第一语言,甚至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语言。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您对此有何回应?事实上,中法两国都与非洲有着密切联系,您认为两国今后将在哪些方面扩大在非合作?

马克龙:法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第五大语言、互联网第四大语言、商贸领域第三大语言、媒体国际新闻第二大语言、大多数国际组织的第二大工作语言、世界上学习人数最多的第二大语言。据预测,2060年说法语的人口将达到7.7亿,其中85%在非洲。我支持这一发展趋势。我认为,法语是全球性语言,不应局限于法国。

现在,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很大,投资很多,其金融实力令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与此同时,因为历史渊源、地缘接近、侨民众多的原因,法国对非洲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在非洲,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非洲国家、非洲人民、非洲青年一代实施符合实际需要的共建项目。为此,我访华期间,法国开发署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投资非洲的气候治理项目。同时,我也希望加强非洲安全方面的对话,尤其是支持萨赫勒五国集团。最后,我认为中国可以在非洲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的重点之一。今年2月,我将与塞内加尔总统麦基·萨勒在达喀尔共同主持全球教育合作融资会议,我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支持。

分享到: